讲述人:张智本土历史文化研究者酒泉的西汉胜迹碧波荡漾的月牙泉天水马跑泉的塑像文/图兰州晨报首席记者王文元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翻看甘肃地图,人们会发现一些用“泉”或“水”命名的地方。比如马刨泉、一碗泉、喜集水、苦水、甜水井、甜水堡、月牙泉等等。走过这些地方后,人们就会发现,许多用“水”来命名的地方,不是那里水多,而是因为没水。唯其如此,才用水来表达一个地方对水的渴望。
这种渴望,在甘肃陇中、河西等地区表现得尤为强烈,人们常常将陇中、河西的缺水之地形容为干旱缺水,滴水贵如油。在这些地方,水是制约他们生存发展的首要瓶颈。人们对水的渴望也远远超过其他物质条件,对这些地方而言,有水,就有了一切,命运也就由此而改变。
这些年,国家在陇中、河西修建了大规模的引水提灌工程,彻底改变了这些地方水资源的状况。那里的人们生活也由此而改变。
然而,我们能通过一些流传在陇原大地上和泉、水有关的传说,从侧面见证先辈们曾经的愿望和祈盼。今天,就让我们聆听张智先生讲述的甘肃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民间故事。
两匹马拴在树上,留下一段传奇
民间传说,从表面看起来,充满了神仙鬼怪,说的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透过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或是告诉人们一个做人的道理,或是某件大事的口头记忆,或是对先祖或英雄人物赞美,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人们对他们生存状况的记忆。比如,在河西走廊曾流传过一个沙州国的故事。其实,这个民间故事是人们对当时的生态植被的记忆。
传说在大唐贞观年间,天子李世民荡平了天下群雄,人民生活逐渐安定了下来。于是乎,打通丝绸之路,就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当时丝绸之路被突厥人把持着,如何才能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掌握丝绸之路沿线的情况呢?
为此,李世民非常苦恼。一天,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啥主意?维修丝绸之路交通枢纽周边的寺庙。这下,就可以避开突厥人的耳目了。
在天水马刨泉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传说唐朝贞观年间,天下逐渐太平,地方经济经过十余年的恢复,渐渐地有了生机,似乎已经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太平时节了。许多地方人们开始修建寺庙,为盛世的来临祈福。谁知有一天,李世民手下的两员大将秦琼、尉迟敬德却来到天水城外,在今天马刨泉一带,要修建一座寺庙。
此时正是六月天,赤日炎炎,烈日似火,两位大将沿着关陇古道向天水而来。一天,他们走到马刨泉这个地方已经是兵困马乏,饥渴难耐、疲惫不堪。于是,他们找了有树荫的地方,准备歇息片刻。可是,他们生火烧水时,却发现四周找不到水源。随从们只得东奔西走找水,找遍了附近的沟沟洼洼,却无水解渴。原来,这里因连月干旱,土地都晒得裂了口子,小河沟水早就干了。如今这里是滴水贵如油啊!这下,可难住了两位大将。
随从们有些垂头丧气,秦琼、尉迟敬德两人焦急地想办法。这时奇怪的是,一匹老马却不停地用双蹄使劲刨地下的泥土。谁都知道老马能识途。难道这几匹战马还会找见水源?不妨试试看。他们顺着马蹄刨过的地方挖了下去。没有多深,果然一股清凉洁净的泉水喷涌而出。这下人们高兴极了,吃水问题算是解决了。从此周围的人就把这里叫做马刨泉,可是,时间久了,人们把字念白了,渐渐地叫成了马跑泉。
再说秦琼、敬德二人虽然发现了马刨泉,为地方办了件好事,但肩负的秘密使命却还没有完成。第二天到达天水城后,就开始四处寻访古寺,察看地形。于是,他们就来到天水城外的南
郭寺。这是天水当地有名的古迹。两员大将到达山巅,只见这里红墙古瓦,老树参天,风光格外幽雅,真是一处佛门净土。于是,他们仔细察看周围地形地貌。
忽而传来了战马的嘶鸣声。原来秦琼的黄骠马、敬德的豹花马拴在同一棵小柏树上。谁知,这两匹马互不相让,争斗不止,将小柏树撕拉成了南北两半。时至今日,南郭寺的古柏,仍然从中分开横卧南北,只不过当年的小柏树,现已长成擎天古柏了,成为天水又一个名胜古迹。这就是天水民间传说中“马刨泉与南山古柏”的故事。
关于尉迟敬德在丝绸之路沿线督修寺庙的故事,在天水、兰州、张掖、白银等地都有流传。这些民间传说的巧合,说明在贞观初年,或许他们真考察过丝绸之路沿线兵地要情。
将军学曹操望梅止渴,竟然有奇效
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兰州、酒泉都流传着霍去病的故事。据说,兰州五泉山五眼泉水就与霍去病有关。在酒泉,则有霍去病和将士们在泉边庆功,痛饮美酒,并因此而留下了酒泉的故事。可见,在丝绸之路沿线,和泉、水有关的故事,往往也和战争密切相连。人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水更为重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派遣马谡率军扼守街亭。诸葛亮临行前再三叮嘱,需要当道下寨,因为街亭有一个泉水,这是三军的命
脉。谁知,马谡却要占据无水的山头,结果被敌人围困水源断绝,三军自乱。
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自古是军事重镇,酒泉城东25公里外,有个非常古老的城堡,名字叫临水堡。这一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人们发展农牧业。尤其是这里处于酒泉、高台、金塔三地道路的要冲。因而,人们修筑了临水堡,作为据守的要点。
关于这个城堡,也有一段传说。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大将邓愈、冯胜等人率军西进,驱逐了这里的北元残余势力。据说,有一年盛夏时节,一个将军率军西进,此时戈壁滩上气温巨高,无奈军情紧急,不容耽误。将军从高台出发,长时间在戈壁的盐碱地上跋涉,麾下将士们接连中暑。就在危急时刻,骑在马上的将军忽然看见远处密树浓荫中流云飞瀑,炊烟袅袅,村庄隐现。久在军旅的将军知道,这是海市蜃楼,是戈壁中常见的一种幻影。出于无奈,他指着前方的绿树村庄对将士们说,前方就是树林了,可以避暑,还有河水可以戏耍。看谁先到啊!这下大家来了精神,鼓足勇气争先恐后赶路前行,很快走出了炎热的戈壁,来到一条河边。这个故事似乎和曹操的望梅止渴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军下令安营扎寨,休整一番,后来就在河边修筑了城堡,名叫临水堡。
当地居民开垦荒地,建设家园,还修建了引水渡槽。跋涉在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行旅,途经这里总要歇息片刻。渐渐地古堡周围就变成一个繁华的小镇。
月牙泉眼,真的可通八百里外?
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些是劝人向善的,酒泉一带有一个海马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这个海马泉啊,据说在肃州城北20里外,当地传说说得非常神奇,说这个海马泉和敦煌月牙泉虽然相距八百多里,但水脉却是相通的。按理说,这个海马泉应该不会干涸。谁知,海马泉却被沙子掩埋了。
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缘由。相传,以前海马泉一带的大草原南端有个方圆一里的大湖。正是在这个湖泊的滋养下,这里绿草如茵,万马奔腾。经常有马群到湖边饮水。有一年,草原上出现了一匹神马,这马与众不同啊!它跑起来像是在高空中飞翔,又似乎是在水里游荡,有点身如游龙的感觉。人们发现,自从这匹天马出现后,周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村里的李秀才说,这马怕是北海龙王的坐骑,是一匹海马。谁知,这话被当地的朱老财听到了。这个财主由此产生一个念头,如果抓住这匹马,不仅能发财,或许还能升官呢?
于是,起了坏心的财主埋下了伏兵准备捉马。这神马岂能为凡人所得。看到朱员外的伏兵,嘶叫三声,昂首而去,然后跳入湖中就不见了。朱员外恼羞成怒,命人抬来一尺多厚的大磨盘压住泉眼。从此,湖水慢慢干
涸,牧草凋零,庄稼人贫穷,朱员外家业也衰败了。后来,有人曾挖开过海马泉眼,发现早填满了沙子。为纪念神马,人们就把这里起名为海马泉。
据说,有一次李秀才在莫高窟礼佛后,参观月牙泉,发现了神马。这才发现月牙泉和海马泉相通。于是,人们说是月牙泉的沙子填了海马泉。这段故事反映出了丝绸之路上的生态变化和水源地的消失有关。
民间故事,是人们内心愿望的反映。过上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自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艺术名片贾得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妇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省书法院、金昌画院院聘书法家。现供职于金昌市文联。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三、...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