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来宾在培训班参观染缬艺术作品
【本报讯】25日记者获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之“2017年首届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近日在兰州交通大学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学习,共同攻克“植物染料的提取技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走进现代生活”等手工印染中的诸多技术难题。此次活动也是对我国染缬艺术的文化传承、科研合作和产业转型发展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是由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活动,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其中,研修是最高的一个层次,而这次2017年首届丝绸之路染缬研修班,则是此计划中两个研修班之一。
中国古代纺织品的防染技术称之为“染缬”,染缬技术的传播与纺织品贸易有关。兰州交通大学教授管兰生和其团队将依靠此次研培计划,在继承传统染缬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敦煌元素、中国元素、时代美感,寻找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的新途径,并创造出一批染缬艺术珍品。
管兰生告诉记者:“我们还将深入开展丝绸之路染缬技艺的历史整理研究、文化样式研究、产业发展研究,旨在全面建立一个涵盖敦煌学、艺术设计、化学、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商业管理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教学科研体系,力求圆满实现染缬文化技艺的活态传播。”
近年来,兰州交通大学从“产、学、研”一体化入手,全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平台。目前,该团队依托染缬文化资源,统一规划,发挥辐射效应,着力打造一个集材料、设计、生产、销售、商业、娱乐、生活、传播、教育、办公为一体的丝绸之路染缬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产业开发内容涵盖染缬文化产品开发、染缬文化内容创作、染缬文化体验园、染缬技艺与文化传承学堂、天然染料开发、染料种植与观光农业、文化创意投资等,已初步形成了产业立体增值圈。
新闻推荐
10月19日上午,党的十九大甘肃省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举行全体会议,继续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也是甘肃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众多中外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本报记者高樯本报记者吕宝林朱婕10月...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