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璐
通讯员徐强
古阳关脚下的龙勒村,是敦煌市阳关镇无核白葡萄种植专业村。在葡萄成熟季,凡到古阳关景区及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都会来此采摘、拍照。
在龙勒村,村民将居民点前院改造成农家园,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服务,有的还在家门口支摊卖起了葡萄干、红枣等特产品。起初,居民点与后圈、厕所等相接,中间通道常年堆积着各类杂物。今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开展以来,龙勒村通过党员带头、入户动员,打通了一条宽5米的通道,将生活区与生产区隔开。生产区有菜园子,圈舍用栅栏做围墙,里面养着羊、兔子等。
“一个偏远的村子,后院的圈舍、菜地,竟然和景区的防护带一样,用木栅栏隔开,真是独具特色。”一位游客说。
“别看现在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几个月前,这儿还堆满了柴草、秸秆。”龙勒村党支部书记鲁银花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开展以来,龙勒村结合旅游专业村建设,清理垃圾、铺筑道路、栽植树木,将这里打造成一处新景点。
提起环境整治后全村的变化,村民袁李平说:“要是没有环境整治,柴草就要和房屋连上了,这样的确存在安全隐患。”
提起最初开展环境整治时的情景,鲁银花记忆犹新:“树丛堆满了柴草,整治无从下手。后来,我们学习镇上的经验做法,采取‘六个先后\’(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门前后院落、先街道后纵深、先平面后立面、先清理后保洁)和‘七个带头\’(党员带头、镇村组三级干部带头、低保户带头、广大妇女带头、中小学生带头、镇属相关单位带头、公务人员带头)的措施,共清理‘三堆\’9400多立方米,拆墙透绿7.9公里,拆除私搭乱建物63处500多平方米,铺垫砂石路3.7公里。”
在阳关镇寿昌村,“大干6个月,镇村无垃圾”的横幅高高挂在村头。居民点干净整洁,每隔几户,门口便有一个垃圾箱。
在寿昌村,居民点住宅区后是一条宽5米的过道,接着便是整齐划一的圈舍和厕所。寿昌村党支部书记何文武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圈舍高低不一,道路被堆积的柴草占满了,没有消防通道。现在,后院干净整洁,还有专门的保洁员每天打扫,村子亮堂多了。
龙勒村整齐的圈舍。陈思侠摄
村里有4名保洁员,每天清晨打扫街道卫生。每月8日、18日、28日,是阳关镇的环境整治日,各村村民都会参加。镇上还成立了垃圾清运服务队,专门负责清理镇域垃圾。近期,寿昌村正在落实门前‘三包\’,定期评比各户卫生。”何文武说。
“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开展以来,阳关镇成立执法中队和环境管理大队,招聘25名保洁员成立保洁队,对全镇道路实行网格化保洁模式,完善环境保洁、垃圾清运等制度,健全日常保洁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环境整治规章制度和督查考评办法,实施‘周三组互评、周四村自评、周五镇通报\’的评比制度,规范全镇环境日常保洁管理;定期组织开展环境整治综合评比活动,以评比促整治,不断提高群众保洁意识。”阳关镇人大主席胡金涛说。
如今,古阳关脚下的阳关镇,全天候保洁,全域无垃圾,展现了一个美丽乡村的新范本。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沈丽莉通讯员李昭辉)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旅游强省为目标,积极打造“精品丝路、绚丽甘肃”品牌形象,按照全域化发展、全产业融合、全要素配套的思...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