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来袭,黄陵地区开启了“高温酷热”模式。面对高温,黄陵矿业铁运公司的一线铁运工在高温下坚守岗位,保证铁路运输线上的煤炭外运工作顺利进行。
记者看到,因长期在户外工作,他们必须穿长袖、戴帆布手套,在七里镇车站股道间工作的调车员李凡说,货运车辆表面温度少说也有50℃,如果不做好防护,车体就像烧热的“烙铁”,要是袖口防护不严,胳膊经常会被烫出一串水泡。
持续的高温会使钢轨轨道发生不规则横向位移、跑道、瞎缝等“中暑”病状,为了确保煤炭运输“大动脉”安全畅通,工作人员需进行调整轨缝作业,保持接头为6-18毫米。工务段七里镇工区工长焦春贵工衣早已被汗水湿透,脸上的汗水流淌,他的手一直紧抓在滚烫的钢轨上,脸几乎贴近滚烫的钢轨的轨面,认真检查每一处病害。趁着休息时间,焦春贵说,这样高温天气他干了八年,“桑拿天”再难熬也已经见怪不怪了,只要线路安全畅通,他就高兴。
在烈日和高温下,调车员、机车检修员、线路工、探伤工、列检员……只是铁运工人的一个缩影。在烈日炙烤的繁忙运输线上,每天工人们头顶热辣辣的烈日,脚踩滚烫的石碴,用执着坚守和辛勤汗水守护着矿区铁路“桑拿天”的煤炭安全运输。
吴民生 倪小红 本报记者王媚
新闻推荐
“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本报讯为提高道路客运行业应急救援处理能力,6月28日上午,肃州区运管所组织酒泉汽车运输总公司,开展了客运行业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区交警大队、市人民医院、...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