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敦煌新闻 > 正文

【摄影报道】世界文化遗产 悬泉置

来源:甘肃日报 2014-07-11 08:03   https://www.yybnet.net/

【摄影报道】世界文化遗产 悬泉置

丝绸之路上的汉代驿站遗址

悬泉置遗址复原模型。

《沙州都督府图经》关于悬泉驿的记载。

三危山下,昔日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悬泉置早已被风沙所湮没,但随着考古发掘,它带给世人的是惊人的发现和丝路曾经的辉煌。

悬泉置古驿道。

1990至1992年,省、市考古队在悬泉置挖掘出弥足珍贵的汉简及丰富的皮毛、丝绸、纸张、粮食、铜铁等文物,震动了我国考古界,被誉为本世纪文史资料第五次大发现。悬泉置遗址历经西汉至魏晋,延续近400年。它的发掘,给方兴未艾的丝路文化增添新的元素和内涵,极大地丰富了敦煌艺术宝库的内容。

悬泉置出土的汉纸文书。

悬泉置出土的编织麻鞋。

悬泉置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汉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驿站遗址,位于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北麓大漠戈壁,如今,这里已建立了完善的保护措施。

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物及考古图片由敦煌市文物管理局提供)

出敦煌东行,越过荒凉的戈壁滩,驱车一路打听,在距敦煌市区64公里处的三危山下,一农民指引着一个叫吊吊水的地方,说这里便是悬泉置遗址。他说,这里的水因出自悬崖峭壁,当地人都叫吊吊水。

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处汉魏驿站遗址。1987年悬泉置遗址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7万余件,其中简牍35000余枚。1991年悬泉置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悬泉置遗址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该遗址出土的汉简简文,让考古人员了解了该遗址的历史变迁。悬泉置全称为“敦煌郡效谷悬泉置”,是效谷县(汉时敦煌郡下辖6县之一)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汉武帝时,这里称“悬泉邮”,汉昭帝时改称“悬泉置”,东汉后期又改称“悬泉驿”,魏晋时废置,至唐又复称“悬泉驿”,宋以后,逐渐废弃。到清代,民间开始称这里为“贰师庙”“吊吊水”。

悬泉置遗址现已发掘出土各类遗物达7万余件,其中出土了460余件麻类植物造的古纸,成为目前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

本报记者 吕建荣

新闻推荐

甘肃评出2014年度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甘肃评出2014年度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本报兰州讯(记者陈泳)1月23日,省气象局公布了由气象专家评选出的“甘肃省2014年度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多种灾害4月齐袭陇原”“强对流天气出现早”“春季后期...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摄影报道】世界文化遗产 悬泉置)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