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院里的仲裁庭
本报记者 张春生 通讯员 付蓉
3月27日,敦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到距离市区60公里外的阳关镇仲裁调解。让当事人老钟(化名)感到气顺心爽的是,这次调解是在他家里进行的。
今年年初,老钟被单位解聘,双方因社会保险、经济补偿金问题分歧较大,多次商谈无法解决。前不久,老钟向仲裁部门提出了仲裁申请。考虑到申请人居住在60多公里外的阳关镇,来回成本高、困难多,敦煌市仲裁院征求老钟同意后,将仲裁庭设立在了老钟家中。
“要是窝着火来回奔波,还会影响调解效果。”敦煌市劳动仲裁院副院长曹成说。
15时30分,仲裁开庭,当事双方都表现出了诚意,经验丰富的仲裁员把握“火候”,动情说理、明法释理,半个小时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老钟拿到了4万多元的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
新闻推荐
【高考2014】西北师大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西北师大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本报兰州6月24日讯(记者李欣瑶)今天上午,甘肃省2014年高考招生咨询会暨西北师范大学校园开放日活动举行,来自省内外的150余所高校...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