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全 杨成利
初夏的傍晚,随着太阳落入地平线,忙碌了一天的农民们收工了,然而在敦煌市莫高镇新墩村4组村民吴建喜的农家院里,一帮村民却迫不及待地准时“上班”了。一块台案、两幅球拍,让大家在乒乓声中享受难得的闲暇与快乐。
打乒乓球的人都是附近的村民,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则聚在这里切磋球技。大家能够玩的这么开心,和主人吴建喜的乒乓情结是分不开的。
吴建喜年近六旬,早在1992年,爱好体育的他和妻子就喜欢上了打乒乓球,看电视就看体育新闻或体育频道,而且专看打乒乓球的。当时在乒坛上活跃的邓亚萍成了他们的偶像。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吴建喜夫妇俩在家附近的戈壁滩上筛了点石子,买了点水泥,自己做了一个水泥案子。从此以后,他家的乒乓声再也没有间断过。
吴建喜两口子喜欢打乒乓球,他们的两个女儿也对乒乓球情有独钟,而且在学校比赛中多次夺冠。慢慢的,吴建喜一家对乒乓球的喜爱也影响、带动了左邻右舍,好多亲戚朋友也喜欢上了乒乓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打乒乓球的行列,农闲时节甚至出现了排队打球的场面。吴建喜家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乒乓大院。1997年,会一点木工的吴建喜用三天时间做了一个木头球台,让球友们切磋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看到和自己一样喜欢乒乓球的人越来越多,吴建喜心里由衷地高兴,对乒乓球的认识也由最初的消遣娱乐变成了农闲之后的一项事业。吴建喜开始研究琢磨如何提高打球技术,怎么才能打好每一场球。电视上各种乒乓球比赛直播和乒乓球国家队队员们的高峰对决都成了他学习的最好教材。正是凭着他对乒乓球的这一份执着,吴建喜的球打得越来越好,在全市的比赛中也多次获奖,一些喜欢乒乓球的孩子还专门找他指导球技。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为球友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今年,吴建喜从朋友手里花了近2000元买了一个专业乒乓球台。一个庄稼汉不买化肥、农机具,却花那么多钱买了一个乒乓球台案,这让好多村民不理解。但吴建喜却说,以前想玩没有条件,现在兜里有了钱,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了,越来越重视养生和健康了。而且大家都认为:为自己的爱好和健康投入,不差钱。
新闻推荐
敦煌宾馆致力打造宾馆服务典范敦煌宾馆致力打造宾馆服务典范2013年,“世界旅游组织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大会”暨第三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于8月1日在敦煌市召开。为了更好地给游客提供...
敦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敦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