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档案文化项目,对于充实完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内容,增添扩展传承创新区文化元素,更好地服务建档工作,带动全省档案事业更大发展,助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文化建设项目具有坚实基础
甘肃省实施档案文化项目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有丰富多样的馆藏档案文化资源。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省120个档案馆共收藏唐朝至今1300多年间的各种档案资料788万卷,形成以文书档案为主导,集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干部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诉讼和社会保障等各种专业档案于一体的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档案资源体系。其中,省档案馆和敦煌市档案馆收藏的唐代敦煌写经、省档案馆收藏的清末兰州黄河铁桥档案,还入选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第二,有完善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全省有省、市、县三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101个,档案馆120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700多名,形成了以各级各类机关单位档案室为基础、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的档案资源收集保管和开发利用体系,可根据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档案文化资源的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第三,有扎实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经验。“十一五”以来,各级档案馆依托馆藏档案资源优势,举办各种档案展览两万多平方米,陈列档案资料6万多卷(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5个,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各级档案馆广泛整合、深度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正式出版、内部编印了《辛亥革命在甘肃》《甘肃馆藏档案精粹》等图书、画册、史料汇编100余种计2100万字;拍摄电视专题片20多部,在新闻媒体或公共场所播放;同时还有曾连续三届被评为社科核心期刊的《档案》杂志和甘肃档案信息网。所有这些都在促进文化大省建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抓紧实施好档案文化项目
要大力实施以下五大档案文化建设项目:
档案文化主题展示项目。充分发挥现有条件,以档案文化资源为主导,其他文化资源为补充,举办两大永久性主题展览。一是《甘肃文明8000年》,即以大地湾为起点,以展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为结点,选择甘肃8000年历史长河中80件具有里程碑、转折点意义或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采取图、文、表、物并茂,声、光、电、网兼用等技术手段,系统生动地展示甘肃8000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亮点和特色文化。二是《甘肃档案文献博览》,即按历史阶段和载体形式,系统展示甘肃省秦汉以来丰富多彩、稀有珍贵的档案文献资源,从档案的角度揭示彰显甘肃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同时为社会各界构建一个广泛了解和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窗口和平台。
档案文献整理出版项目。即依托馆藏档案资源,整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源,紧紧围绕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编辑出版《陇档丛编》系列丛书,努力将其打造成甘肃省开发传播档案文化资源的平台和龙头。目前已出版或即将出版的有8部。系列丛书可为社会提供价值比较大、品位比较高的档案文化产品,为推动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传承创新华夏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档案文献抢救保护项目。一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1950年前有关甘肃历史、文化等档案文献;二是加速对年代比较久远、纸张腐朽发脆、字迹褪色模糊的濒危重要档案展开积极有效的抢救保护工作。通过上述抢救保护措施,努力使甘肃省因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造成的档案文献空白得到填补,缺陷得到完善,系统性、完整性和利用价值获得突破性提升,从而使甘肃历史“记忆”得以永续传承。
甘肃档案网站群建设项目。以甘肃档案网站为龙头,以市州、县区档案网站为支撑,建成统一规范、互联畅通、资源共享的“甘肃档案网站群”,并积极投入运行,在传播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各种视频文化产品方面,发挥受众广、速度快、资源共享度高的明显优势。
甘肃档案文化展示中心建设项目。省档案馆现馆舍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受当时资金和观念制约,面积仅1.43万平方米,与馆藏档案资料丰富和档案馆应有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相比,面积狭小,功能单一,特别是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和档案文化展示功能远不能适应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要争取新建甘肃档案文化展示中心,填补甘肃省空白,将其建成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众观赏档案文化、利用档案资源的开放式现代化公共文化场所。
为档案文化项目建设提高坚强保障
实施档案文化建设项目,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与困难,如文化人才短缺、档案文化展示场所不足、资金投入欠缺,等等。对此,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档案文化项目建设。广大档案工作者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好总体规划和分项分步实施方案。调动现有人员积极性,聘请历史文化专家做顾问,聘用有文化专长离退休人员,选用有档案文化工作特长和扎实文化基础的年轻人等途径,努力提供最强的人才支撑。探索市场化运作道路,选择理念开放先进、技术实力较强的文化传媒公司,作为档案文化建设项目的技术支撑。根据档案文化建设项目以公益性为主的特点,多途径争取资金,努力强化档案文化建设项目实施的财力支撑。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加强重大项目实施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为档案文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强的组织保障。
(张蕊兰系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赵海林系省档案局副局长、省档案馆副馆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叶海严存义再过两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组就要对各申遗点进行考察评估,“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进入了关键性的冲刺阶段。在冲刺队伍中,甘肃省敦煌悬泉置遗址位列其中。悬...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