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万德龙
1986年,18岁的曹春成接父亲的班来到邹城市国有十八盘林场工作,父亲嘱咐他:“要守住这片林子!”曹春成随声允诺,36年如一日穿梭在茂密的山林里,踏破上百双解放鞋,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艰难困苦,默默无闻地守卫着那一片林海。
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树苗他看得比孩子还重要
以前的十八盘林场不仅干燥缺水,而且都是石头地。为了栽树,曹春成和同事一个人扛、两个人抬,一滴水、一棵苗都要靠肩膀运上山。对那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树苗,曹春成看得比孩子还重要,运水、浇苗、防火、防盗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为了防火,护林员每年都要用镰刀绕着林场割一圈8米宽的防火带。割防火带又累又险,有人提出用灭草剂,曹春成担心药剂会影响树木生长,坚决反对:“宁愿我多受累,也不能让树木受一点伤害。”
曹春成是个肯为山林拼命的人。2015年冬,几名不法人员趁着天黑进山采药、伐木。他听见动静后,立即披上衣服前去查看。对方见曹春成一人势单力薄威胁道:“别多管闲事!”没想到,曹春成理直气壮地说:“林子就是我的命,有我在,你们连一块树皮都拿不走!”对方见曹春成不甘示弱,只好灰溜溜地逃跑。
记者在通往十八盘林场办公区域的水泥路上看到,有一处五六十度的陡坡,路中间有一棵生长茂盛的橡子树,增加了驾驶难度。这棵“路上树”就是当年修路时,曹春成坚持要留下的。“咱是干啥的,为啥干?咱不能因为修路破坏山林。”曹春成最惦记的,是这里的一草一木。
为守护满山苍翠他只能把母亲接到山上过年
十八盘林场分十八盘、竹子园和大黑峪三个片区,其中面积最大、条件最艰苦的片区是竹子园。2006年,在竹子园片区值守的老护林员退休下山,曹春成主动报名上山接替老前辈。“竹子都能在这里成活,咱有啥不能的!”从此,曹春成夫妇就在山里扎下了根,成了这山里唯一的“人家”。
曹春成每天都去巡山,他手里拿着锯子和镰刀,修剪沿途的树枝、查看树皮里有没有生虫。在森林防火关键期,曹春成每天早上五点出门,晚上九点左右才能回到护林房休息。“最难熬的就是孤独。”天越来越黑,越来越冷,曹春成从里屋拿出一瓶酒。“来一口,暖和!”微弱的灯火照在曹春成红润的脸上,他呵呵一笑仿佛瞬间照亮了黑、划破了静、温暖了山。为了取暖壮胆,也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经常晚饭时喝上两小盅白酒,却一滴也不多喝。
说起妻子李玉玲,曹春成内心无比愧疚。2020年冬天,曹春成下山开会,妻子一人在山间值守。回到护林房却不见妻子的身影。在林间找到妻子时,她正坐在石头上抹眼泪。原来,李玉玲在巡山过程中,滑下山坡摔伤了脚。“动也动不了,手机又没信号,只能等着他来找我。”李玉玲说。山边有不少坟地,林子里经常有獾、松鼠、蛇、黄鼠狼等动物出没,刚上山的时候李玉玲晚上根本不敢出门,曹春成巡山回来得晚,她就把自己锁在屋里。曹春成的父亲走后,看山护林一刻也不能离人,自从来到竹子园,即便是春节曹春成也没回过家,每次都是把母亲接到山上过年。
昔日荒山如今满目苍翠,已有山泉汩汩,林场成为了“邹东第一天然氧吧”。“如果可以,退了休我还愿意继续和这些老伙计们守在这里。”曹春成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君帅通讯员卞西燕2月15日,邹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市经济发展情况,介...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