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邹城 > 正文

勇做国企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李鲁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到工地去、到现场去”作为工作常态,靠在一线解决问题。

来源:济宁晚报 2022-02-15 08:27   https://www.yybnet.net/

——记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鲁

本报记者苏茜茜

2月7日,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鲁在全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作为济宁市地方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李鲁带领山东公用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党建引领,抢抓政策机遇,高擎改革大旗,践行国企担当,由一个传统供水企业发展为资产规模达465.5亿元,集城乡水务、热电联产、环保科技、建设工程、金融服务于一体的跨地域经营、多产业发力的城乡综合服务商,趟出了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干就干精品做就做一流争就争排头

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李鲁认真履行责任,向小富即安、因循守旧、推诿扯皮宣战,推进“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建设,推动企业积极创造干事文化氛围,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形成山东公用特有的“干就干精品、做就做一流、争就争排头”的“干事文化”。

党的领导是国企的“根”和“魂”,李鲁以高度政治使命感扛起责任担当,着力推进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国企党建体系化构建,率先提出了“一个结合、三个合力、五个融入”的党建工作思路,创建了“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实施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三项工程建设,形成了党建工作融入决策、经营、文化、服务、创新5个融入目标的“1335”党建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企业创新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党风正,则企风正。李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相继成立“供水先锋突击队”“治污先锋突击队”“农污项目建设攻坚克难突击队”等党员突击队伍,进一步激发党员攻坚在一线的激情,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

创新是优秀企业家的重要特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李鲁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精神,在创新实践中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敢于承担风险,已经成为地方国企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

在济宁,各县(市、区)以水务为代表的公用企业在行政区域内分散经营,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且大部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这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目标很不相称。李鲁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带领山东公用立足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公用产业区域一体化战略,并在推进过程中,开阔思路、创新方法、多措并举,开创了公用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济宁模式”。2009年,在国家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山东公用将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资产整体打包,面向全球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经过多轮谈判,山东公用与中山公用达成合作协议,向中山公用转让了项目公司49%的股权,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服务经验,公司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后,李鲁带领山东公用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并改变原来以行政划拨为主的方式,开始运用资本的力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整合”的原则,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转让、资产收购等方式,积极整合区域周边县区市场,自2010年首先完成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收购至今,并购了包括邹城、曲阜、汶上、兖州、嘉祥、梁山等地在内的一批城乡供水、污水治理和集中供热企业。

直面沉疴顽疾优化体制机制

随着公用产业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市域内公用企业的不断加入,山东公用出现了管理层级过多、管理效能低下、集团管控能力不足的难题。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李鲁直面沉疴痼疾,敢想敢闯敢干,运用新的市场机制和运营方式,优化调整权属企业布局,推动业务同质化权属企业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高效化重组整合,创新组建了山东公用水务、热电、环保、建工等八个二级集团公司,形成了主业突出、集约化程度高、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平台化的二级产业集团。

二级集团作为经营监控中心,对三级企业经营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各自板块内权属企业的经营发展,并将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开展更大规模的公用产业整合。此举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同业竞争、运转不畅等难题,为推进组织结构重塑再造和产业、市场、资源、资本布局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和前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

李鲁带领山东公用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抢抓战略机遇,组建环境卫生、城市更新、交通路桥、水利水电等功能性平台公司,设立经发集团、物资集团、信息科技和装配式建筑、引黄西线等专业化公司,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育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打造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承担社会责任

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2019年以来,李鲁带领山东公用在做好城乡水务、集中供热、燃气供应等民生服务的同时,先后承接了内环高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热源替换等一大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内环高架作为济宁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质量要求最严、施工战线最长、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山东公用作为建设方,组织11家央企队伍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无数建设者坚持打硬仗不下火线,李鲁更是以身作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到工地去、到现场去”作为工作常态,靠在一线解决问题,树立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2020年底,全省首个全预制装配式市政道路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一次建成的城市高架桥实现主线通车,标志着济宁城市进入立体交通时代。在保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前提下,把常规需要两年的工期压缩到15个月,创造了内环高架的“济宁速度”。

2020年,在实施全市522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李鲁率先垂范,带领干部职工以忘我的斗志,坚持“5+2”“白加黑”工作模式,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点多、面广、线长且场地异常狭小等困难,积极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组织协调,打造了“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我国北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济宁模式”。

煤电机组优化整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电厂关停热源替代工程建设是做好煤电机组优化整合的重要前置环节,该工程建设任务重、工期紧、难度大,其中南跃进沟处施工作业坑深达18.2米,是省内目前施工工艺最复杂和施工难度最大的供热管道顶管施工项目。李鲁带领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挂图作战,昼夜施工,提前完成了承担的66公里管网建设任务,保障了1500余万平方米城区居民供热需求,锻造了具有山东公用特色的“济宁温度”。

目前,李鲁正同广大干部职工强力推动共青团路北延、引黄西线、济邹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再提标、再加速、再发力,带领山东公用朝着打造国内一流城乡综合服务商阔步向前。

新闻推荐

邹城“三立三破” 加强第一书记作风建设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赵海燕)为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作风建设,邹城市立责任、立机制、立规矩,让第一书记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勇做国企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李鲁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到工地去、到现场去”作为工作常态,靠在一线解决问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