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东·县域行”还将继续关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高翔
本报济南讯 本周,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山东·县域行”第二站邹城相关报道。邹城作为传统工业大县,此次被评为“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是对其产业转型升级的肯定。在县域领域,新旧动能如何转换?存量、增量如何调整?邹城的实践又能提供给我们什么可复制的经验?大众日报记者蹲点一周,通过四个视频、三篇札记深度解码邹城做法。
机器人产业园、京东云、数字经济、开发区改革……通过采访,记者充分感受到了邹城转型升级的力度。视频策划以“变形金刚自白”的形式进行包装,聚焦邹城高质量发展亮点。
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①28家机器人企业为何能扎堆这个县级市》瞄准邹城市机器人产业,讲述了一家传统矿用配件生产企业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升级故事,从生产小钻头到研发生产矿用机器人,产业的升级带来产值的蝶变;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②一朵“云”,给邹城引来43家企业》聚焦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模式,讲述了京东云进驻邹城给邹城带来的产业变化;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③看这里的省级“店小二”怎么做“加减乘除”法》聚焦邹城经济开发区改革,讲述了邹城市大胆改革,合并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让开发区重获动力的案例;视频《“大黄蜂”的自白④三位院士坐诊!这家医院啥秘诀?》展示了邹城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视频中一个个案例是邹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大众日报客户端同步配发三篇札记:《解码邹城札记①存量怎么升级?增量如何培育?一个县的加减法》《解码邹城札记②不要面子要里子,这个县退掉一个省级开发区》《解码邹城札记③一个县的“北上广”生活》,深度剖析每个故事背后的启示。
身为传统工业大县,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邹城面对存量,不是另起炉灶、改换门庭,而是以转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抓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把握未来。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明珠——机器人产业现已成为邹城市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机器人产业既是新增量,同时也为传统产业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机器换人”,邹城为本地传统产业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100余项。用新增量改造旧存量,依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邹城把新旧动能转换这场比赛,跑出了环环相扣的新节奏。
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考核指标是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高质量,而这其中,文化消费、医疗水平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邹城市以市场化理念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引进保利剧院进驻孟子大剧院,让邹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跟国家大剧院演出目录一样的文化盛宴,李云迪、吕思清等名家成了孟子大剧院常客。邹城市人民医院通过与树兰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智借力补齐高端医疗短缺的民生短板,“县域医共体+李兰娟院士工作室”构筑了邹城老百姓的院士级别健康守护屏障。尤其是在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兰娟院士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医院开展疫情防治培训,对邹城市的疫情防控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大大增强了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心。
本组报道同步推出海报、视频、札记等新媒体产品,内容点面结合,对邹城高质量发展做法进行了充分解读。“变形金刚自白”的形式,科技感十足,切合了邹城产业升级的亮点,系列新媒体产品刊发后产生刷屏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新闻推荐
全市环保执法检查发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曝光 (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曝光台第一批)
为打好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近期,市生态环境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以下环境违法行为,现将典型案例予以曝光。1、邹城市中心店...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