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杨超
随着当前农业生产已到重要节点,邹城市城前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全体队员坚守一线,奔波在15个帮扶村,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2月21日,大崇村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蓝莓种植基地建设正式开工,十余名工人戴着口罩紧张地忙碌着。该项目位于大崇村南,是越峰村、大崇村、赵林村3个村,是去年年底新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帮扶、第一书记联合项目,总投资近200万元,占地150亩,基地建成运营后,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将能够积极拉动附近村民就业。
2月25日,在石门村茶园种植项目现场,平整土地工作也在有序进行,项目投资金额100余万元,预计每年可产茶2000余斤,产生收入达60余万元。蓝莓种植和茶园种植项目,是城前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项目推进工作成效显现的一个缩影。年初,城前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咨询有关专家,与财政、自然资源、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积极争取、多次对接,与城前镇、村“两委”多次研讨交流,全面做好了帮扶项目启动的准备工作。目前,越峰村、大崇村、赵林村的蓝莓种植基地项目、石门村的茶园种植项目、张园村的蔬菜大棚和红梨、毛芋头种植项目、越峰村的苗木种植项目、韩家庄的无刺花椒示范项目、水泊村的生姜种植项目等700多亩土地都已完成土地流转,现正在整地建设。其他建设、养殖类的帮扶项目,立项、“四议两公开”等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就绪;此外,城前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向有关部门协调资金300余万元,主要用于15个帮扶村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打机井、安装摄像头、环境卫生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便群众的出行、灌溉等。
在抓好农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乡村振兴服务队始终靠在村级一线,监测点执勤、日常消毒、隔离观察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带班值班,24小时严守“防输入”关口,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不放松;购买、协调医用口罩5300个、84消毒液500斤、医用消毒酒精380斤,为包保村有效提供防疫保障。在帮扶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队员同时充当监督员,协助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项目建设进度计划,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实现防疫、生产两不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姜国乐王浩奇本报通讯员盛高峰2月22日上午,刚过9点,日头就把人照得浑身暖洋洋的。邹城市看庄镇前圪...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