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榆林的兖矿集团未来能源1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工业示范装置□通讯员 李菁 范兴驰 唐新征
记 者 张思凯 报道
本报邹城讯 由兖矿集团在国内首创的煤间接变油技术再获新突破!记者近日从兖矿集团获悉,其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煤间接变油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已经通过专家层面考核,将正式进入工业化应用。
10月29日至30日,兖矿集团在北京召开高温费托合成产物加工及产品方案研讨会,经国内外炼油化工、精细化工领域有关专家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兖矿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属国内首创,适用于精细化、高值化加工利用。
高温费托合成工业化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兖矿集团着眼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继低温费托合成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后,在煤间接液化领域的又一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自2006年开始,兖矿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研发并掌握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制油核心技术,其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课题6项,取得发明专利33项,攻克铁基催化剂、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费托合成“三大技术”,能源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工业示范装置采用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高温费托合成工业化技术,装置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实现中交,2018年9月19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产品。该装置又经不断消缺整改、技术攻关、参数优化,自2019年4月20日进入工业化示范运行以来,在连续稳定运行4个多月的基础上,于9月11日,项目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满负荷运行考核,为兖矿集团榆林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近年来,兖矿集团通过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单位及工程公司等就高温费托合成产物加工进行广泛技术交流,初步提出了5条高温费托合成产物加工路线及相应的产品方案。在北京研讨会上,专家组认为,兖矿应充分认识产物特性,按照“少油、多化、有特色”的基本原则,优先选择“大宗产品为主,精细化产品为优,产品多样化发展”产品方案,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
高温费托合成在业界被认为是高端和前沿煤化工技术的代表。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可将煤炭转化为高端化学品和高端清洁油品,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目前国内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低温费托合成技术不同,其合成产物碳数分布窄、烯烃含量更高,特别是α-烯烃含量高,采用先进的分离和深加工技术,可生产石油化工路线很难获取的精细化工品和专用化学品,极大地提升了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和产品附加值。此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大型工业化项目均属空白。
专家组组长、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匡卓贤说,兖矿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开发成功了高温费托合成技术,为我国今后发展精细化产品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料来源,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兖矿集团正按照“多元化投资、一体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原则,与国内外优势企业合作投资建设,启动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前期工作,构建“煤电油化联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最终目标是每年生产1000万吨煤制油。
新闻推荐
和父亲相互鼓励 没有翻不过去的大山 她像向日葵一样明媚地存在
本报记者万德龙无论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风雨交加的寒冬,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在邹城市石墙镇朱山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人们总能...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