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邹城新闻 > 正文

中庸对中国发展 具有深远影响

来源:济南日报 2018-05-25 09:13   https://www.yybnet.net/

5月8日,由中国孟子研究院、中国孟子学会、邹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单位协办的《〈孟子〉七篇解读》首发暨《中庸》解读开讲仪式举行。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孟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儒学大家陈来,开启《中庸》解读活动的第一场。他在题为《中庸的地位与影响》的讲座中,详尽阐述了《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是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了篇章。

《中庸》之书历史形成的最早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就明确做了记载,子思作《中庸》。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史记》又是伟大的历史著作,所以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司马迁明确的记载和肯定,就是对子思的著作和著作的时代,做了明确的指示。

在先秦的中庸思想,中庸这个词也可以分解为“中”和“庸”。在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庸的思想,不是到子思才出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关于中庸,特别是“中和”概念,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是有传承的,也有很古老的历史。比如说“易之中道”。易就是《周易》,这本书里面,有几个概念是常用的,比如说中行、中正、中道,在《周易》里面是常见。这些概念的出现,就表示在《周易》这本书里面,中是很重要的理念。

在《尚书》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允执厥中”,后人就把它简化为“执中”。但是孟子认为这个思想可能更早,根据孔子的赘述,在《论语·尧曰》篇里面记载,在尧的时代,已经开始讲“允执厥中”了。所以从尧、舜、禹到汤,就开始有“执中”的概念。什么是“执中”呢?应该说跟《周易》所讲的,“中正”的观念很接近。但是在《尚书》里面讲的“中”,它更强调中正不偏。所以在《尚书》里面,特别讲无偏无倚的思想,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不能偏上,也不能偏下。所以在《尚书·洪范》中,“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从中能看出来,《尚书》里面所讲的包含了中正之道的意义,但是更具体地表达了无偏无倚的一种“中”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尚书》里面上升为一种德行。说“中”不仅是道,而且也是德。比如说中正之道,中正之道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在《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周易》之书里面讲“中道”,《尚书》里面讲“中德”,“中”不仅仅是治理国家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从庶人到天子的一种基本德行。所以在《尚书》里面,这个“中”字虽然没有《周易》里面出现那么多,但是从出现的历史来看,从尧舜禹一直往下,可以说历代天子,都非常重视“中”的把握。这是古代,特别在政治领域,对“中”这个概念的一种重视。

《论语》里面,明确把中庸作为重要的德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说至德最根本、最重要的德行。这句话是对《尚书》的“中德”做了明确的发展,而且和《尚书》做了呼应。从孔子开始,除了把中庸作为至德以外,强调“中”的无过不及的。《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不到中庸的话,就会变得要么激进要么保守。激进就是敢作敢为、无所顾忌,保守就是谨小慎微、踟蹰不前。所以《论语》不但继承了《周易》里面讲的“中行”的观念,而且把这个“中行”和“过犹不及”联系在一起。什么是“中行”?中行就是过犹不及。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是中行,也可以说发展了不偏不倚的这种思想。但是比较起来,我们说不偏不倚的这种思想,不如过犹不及在人生实践上我们体会得那么亲切。

《礼记·丧服四制》里记载,“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讲述的是贤能的人超过了标准,无能的人达不到标准。超过了变成四年不行,两年不及也不行。所以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这也是秉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用过犹不及来显示中庸中行的意义,代表一个恰当合理的标准之度,是对度的一种把握、一种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是最恰当、最合理的,也包括人生的其他方面。这表明,到孔子这个时代,已经明确的成为一种实践的智慧,这是儒家的一种实践的智慧。所以在《礼记·中庸》篇里也明确讲了“知者过之,愚者不及”,都明确把这个思想提出来。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和天地大道相合相生,显示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性和践行性。朱熹于开篇就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中庸之道主要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崇尚天人合一,主张安分守己,提倡积极入世,倡导政治伦理,推崇明哲保身及重视后天教育等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影响了一般世人修身、做事的原则。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道德准则,正是这一点上,显示出“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位置,它对古代儒家思想体系的完善和儒学教育的延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又颇有许多独到之处,这些都与儒家所推崇的经典《中庸》的影响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中庸》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推荐

“模拟法庭” 进校园 让学生“直观”学法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王昌军张威)“案件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教育性。以一种生动灵活的普法形式,给学生强烈的启示,激发...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庸对中国发展 具有深远影响)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