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陈伟田野
近期,邹城市人民医院按照工作部署,积极成立了该院医疗共同体。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优势,深化合作,不仅促进了镇街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让百姓享受到了医改红利,缓解了看病贵和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构建医疗共同体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该院医疗共同体以本院为核心,与太平镇卫生院、大束镇卫生院、石墙镇卫生院和千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家镇街医院成功“联姻”,开启了医疗改革之路。座谈会上,9家医院的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共同商讨推动措施。就组织架构、帮扶机制、运行模式和权责分配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各方一致认为:要抢机遇抓落实,努力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增强县级医院辐射带动力,提升镇街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受益,让患者安康。经过充分准备,召开了医疗共同体成立大会暨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通过了理事长和理事人选,设立了质量控制中心等内部机构,审议讨论了“医共体”章程和合作协议,建立了组织框架和制度体系,明确了权责,约定了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
彰显联动新成效
该院选派8名业务骨干到成员单位挂职副院长,每月驻院时间不少于15天,真正俯下身子、坐稳凳子、摆正态度投入到镇街医院的全面管理工作中,对照《邹城市医共体内挂职业务副院长管理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制定计划,搞好对接,定期下派专家到镇街坐诊、手术、查房带教和病例讨论,指导新技术培训和特色专科建设,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对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极大的方便了患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合作中逐步完善工作机制,针对问题立改立行,通过推进协调会解决实际困难,制订了大型检查流程及申请单(住院及门诊病人),建立了镇街医院大型检查制度,为镇街医院患者CT、磁共振、彩超、胃肠镜和喉镜等检查开通了绿色通道。建立了“医共体”建设工作群和“医共体”大型检查联络群,更加方便沟通协调工作。在“医共体”建设中,成员单位注重引导,扩大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设立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宣传惠民政策,让百姓了解“医共体”,知晓“医共体”的便利,正确认识“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造医疗惠民新模式
该院认为,“医共体”建设是基层农村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是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的创新举措。该院牵头,联合8家镇街医院,实施城乡医院共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分级诊疗机制,促进了资源功能利用,带动了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缓解了群众看病贵和看病不方便的问题。该院“医共体”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分级诊疗得以落实,帮扶措施日趋完善,基层医院能力增强,县级医院地位巩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该院院长刘计山对笔者说:“今后我院‘医共体\’建设将突出服务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这一内涵,创新合作模式,助推医院发展,为推进邹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消防官兵扑灭明火。佩戴呼吸器进入险情现场。本报邹城6月29日讯(记者朱熔均通讯员陈绪华)“喂,是燃气公司吗?我们在岗山路与北兴路交叉口北侧施工,挖破一条燃气管道,天...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