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乞丐、扮孝女、扮老太婆……只为传递“生死情报”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张云雷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大智大勇抵抗顽军的“女诸葛”,她巧妙掩护新四军伤病员的英雄形象,被人们广为传诵。而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邹县田黄乡,也有这样一位“阿庆嫂”式的女交通员——杨大娘。杨大娘名叫郑芍桂,1941年,中共鲁南地委迁至邹东尼山地区,要在田黄区选拔一名精明干练的秘密交通员,杨大娘临危受命。为了与伪军哨卡周旋,她有时扮作走乡串村卖针线的老太婆,有时扮成一个乞丐,经她传递的情报从没出过差错。昨日,记者来到杨大娘生活工作的地方,听曾经与她并肩战斗的晚辈,讲述杨大娘颇具传奇色彩的抗战生涯。
她是邹东地区较早参加革命的女干部在邹城市田黄镇白龙池村,记者见到了94岁高龄的老党员黄士财,作为一名深受杨大娘革命意志影响的“晚辈”,他向记者回忆叙述了杨大娘的革命生涯。
杨大娘原名郑芍桂,出生于1884年,娘家在滕县(今滕州市)涝坡村;1902年,18岁的她嫁给邹县田黄乡白龙池村贫农青年杨玉瑾为妻,村里的晚辈都叫她“杨大娘”;1922年,丈夫因病去世,生活十分困苦,在地主家干农活为生的她饱受旧社会的劳动辛酸。
1938年下半年,中共邹县县委派赵川波、石子明等在桃花哨、白龙池、辛庄北山一带活动,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次年春,八路军东进支队进驻白龙池村,开展武装斗争。杨大娘通过耳闻目睹,对共产党、八路军有了初步认识。她视党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如亲人,热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革命觉悟不断提高。
“别看我今年94岁了,年轻的时候也叫她杨大娘。杨大娘曾告诉我,通过接触,她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劳苦大众闹翻身的党,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穷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黄士财回忆起这位让他肃然起敬的革命前辈,如数家珍。
1940年1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需要一名妇女工作干部,经田黄区农救会会长、共产党员杨善堂推荐,56岁的杨大娘到区里负责妇女工作,成为邹东较早参加革命的女干部。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过半百数次历险,穿梭于邹、滕两县之间随后,记者又采访到白龙池村村支部书记杨振。据介绍,几年前,该村在整理村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篇记载有杨大娘事迹的战记,上面还配有一张她给青年人讲革命的老照片。
1941年,中共鲁南一地委迁来邹东尼山地区,要在田黄区选拔一名精明干练的秘密交通员,以加强同各县党组织的联系。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穿过敌人设置的层层封锁线和无数哨卡,期间更是要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盘查和讯问,若稍有不慎,随时都可能被捕甚至危及生命。
当这项任务下达到田黄区委后,杨大娘亲自找到区委负责人,要求承担地委同滕县的秘密联络任务,用她的话说,“这项工作危险,我干比较合适,敌人不会怀疑。”不仅如此,杨大娘更是细数了自己的有利条件:我是党员,愿意为党献出一切;我是妇女,且年过半百,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我娘家在滕县,路径熟悉,往来方便;我自幼种地,身体好、脚板硬实,行动利落。地、县、区委三级领导同志听完杨大娘语气坚决、诚恳的陈述后,当即就把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她。
来回步行180里,敌人威逼拷打仍死守情报每当接到任务,杨大娘就会从田黄出发,为了消息及时送到,她路上从不歇脚,一气跑到90多里外的滕县县城。任务紧急时,她下午赶到滕县取出情报后连夜就会返回田黄,一趟来回就要步行180多里路。
“杨大娘为了巧妙地与伪日顽军的哨卡周旋,常常乔装打扮。她有时提着一个小篮子,里面放些针线,扮作一个走乡串村卖针线的老太婆;有时挎着一个破?子,里面放一个破碗及地瓜干、糠煎饼、菜窝头等食物,手里拎着一根打狗棍,穿一身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扮成一个乞丐;有时背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上半刀火纸,扮成上坟烧纸的。”黄士财回忆说。“她经常把情报藏在衣服上的破补丁里、鞋子里、头发卷里、窝头里,从没出过差错。”
1942年春的某天,杨大娘接到这样一件任务:传送地委同滕县县委联系部间部署的反扫荡紧急情报。随即,她将情报挽进头发卷里,扮作讨饭的,上路后就一溜儿小跑,当她进入滕县境内的韩家河时,突然碰上了日伪的巡逻队。敌人见她孤身一人行迹匆匆,怀疑她是共产党的情报员将她抓住,试图通过威逼拷打来获取情报。杨大娘虽被打得遍体鳞伤,她仍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饭的。敌人对杨大娘进行搜身,结果是一无所获,最后只能把她放了。伤痕累累的杨大娘艰难地一步一步向滕县挪去,直到深夜才摸到联络站按时完成了任务。
护送党员干部躲过盘查杨大娘不仅肩负传递情报的重任,有时还从尼山地委向滕县护送党员干部。1942年初,从泰安党校毕业的李仰正来尼山地委,上级派杨大娘护送他去滕县工作。杨大娘和李仰正扮作母子,李仰正肩背布搭子,内装半刀火纸、六尺白布,乔装成去亲戚家吊丧。
“娘俩”走到张庄东边的夹板石一带时,又碰上了日本鬼子的巡逻队,对她们二人进行了盘问、搜查。作为一名掌握护送经验的革命战士,杨大娘镇定地回答:“俺娘家的三叔死了,前天亲戚送信告诉俺‘今儿行事儿\’,这不,俺们娘俩是去吊丧的,您行行好。”日伪军见李仰正背的布搭子里有白布和火纸,又没搜查出其他东西,就放了她们。这样,她们一连闯过敌人的四次盘查,安全到达滕县县城北门外的联络站。
新中国成立后,杨大娘当选为邹县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她被接进邹县敬老院安度晚年。1978年5月,杨大娘因病去世,享年94岁。
新闻推荐
日前,邹城市出台了《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办法》和《“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责任追究办法》,对14种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和10种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情形...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