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乐报道田振阁(左)在查阅村居档案。□本报记者姜国乐本报通讯员胡恩姣
每天,南来北往的列车在邹城市凫山街道田庄村东头的铁路桥上疾驶而过,让这个小村庄时刻感受着外部世界的快速节奏和新鲜气息。田庄位于邹城西郊,有原住居民583户1460人,2005年由村改为社区,现有社区居民1360户5896人。村庄从一个负债累累的贫困村,变为拥有多家集体企业、年产值逾2亿元、创税过千万的“明星村”。乡亲们说:“是老支书田振阁扭转了俺村的乾坤。”
村民人人分红利
惟有支书不持股
田振阁今年59岁,已经干了33年支部书记。27岁那年,他接过了田庄的帅印,凭着一股冲劲,很快为村里上马了一家集体企业,因为行情好,头三年就还清了村里的债务。随后,田庄陆续建起了制胶厂、机械厂、面粉厂等企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充足的岗位,还成了田庄人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2005年,村里对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田振阁把股份平均分给了村里有持股资格的802名原住居民,每人持股1.5万元,年底,集体与股民4:6分红。随着企业的发展,1.5万元的股份已经增值到3.5万元。而作为社区书记的田振阁,却始终没有持过一份股,甚至连过节的福利都没有。他说:“我拿财政工资,就是给老百姓打工的,一切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田庄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田振阁的带领下,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村里富了起来,建起了新田小区、新田西区等新型农村社区,1100户居民搬进了宽敞的楼房。在村集体企业打工,让世代耕种的农民变身产业工人,而持有集体股份更是让田庄人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成为村居真正的主人。
“抠书记”细处算
省出全村“零花钱”
在田庄村口的铁路涵洞西侧,有一棵合抱粗的梧桐,树下有一碾石磨,是村口一道风景。和这处风景相映成趣的是附近一片十五六亩的花圃。田振阁说,这里以前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2005年开始,他和村民在这里种上了几千株花木,成了一处花树繁茂的小园林。这个小园林确切地说是个苗圃,不仅是一处风景,还为村庄建设做了大贡献。
近年来,田庄社区进行城中村改造,新建了新田小区、新田西区等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据该市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一般社区的绿化面积不能低于社区面积的25%,每平方米的绿化成本在60元左右。为了节省资金,田振阁带领村民自己动手培育苗木。第一期社区改造搬迁完以后,村民老院的石榴、银杏、月季都扔到了路边,田振阁带着人把这些都收了起来,种到花圃里,随后移种到新的小区,如今小区已是花草繁茂,树木成行。得益于这个花圃,该村在绿化方面的开支节省了近400万元。
田振阁一向注重节省每一笔开支,从来没有因为有了集体企业就大手大脚花钱。除了种植苗木,很多村居事务,能自己干的绝不花钱请人,包括田振阁在内的村班子成员都是“全能干部”,个个开得了铲车、翻斗车和拖拉机,垃圾清运、道路整修都不在话下。田振阁说,村居虽小,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节省出来的钱尽量都用来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宽绰。据了解,每逢春节,田庄社区原住居民的福利特别丰厚,全村1000多人,每人都能享受10斤油、10斤面条、10斤粉条、30斤大米、5斤精肉、5斤活鱼的福利,66岁以上老人生日时社区都会准备一个蛋糕,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福利金,从最初的每月30元,涨到了今年每月200元。如果没有“勤俭持村”的理念,发展再多的村企业也无法让惠民利民长流水不断线。
“小纸条”入档案
解决村居大问题
田振阁通过“开源节流”,带领小村庄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在村居管理方面,他也自有一套方法,让村居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平稳和谐的局面。
自1981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田振阁一直有个习惯,就是日常工作的记录和资料的保存,30多年来,他记录了近百本笔记本,工作计划、备忘事项、村民信息等都被他或随手或正式地记录下来,成为他的“私人档案”。除此以外,田庄社区居委会三楼还有一个房间,配备了7台手摇式档案柜和温度调节器,专门存放村里的档案,包括文书档案、居民档案、会计档案等5大类486盒194卷,其规范程度已让其“跻身”省一级档案馆。这一卷卷封存多年、早已泛黄的档案,甚至一张张手写的小纸条,平日里虽然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在关键时刻却是田振阁解决问题的“杀手锏”。
每当村民之间产生土地、财务方面的纠纷,各执一词互不退让时,一张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纸条便可以立刻止息一场风波,达到“档案一出,矛盾全无”的效果。有一次,村里对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将一处宅基地划给了村民孙来申。村民孙来民立刻找到田振阁,说这块地是他家老辈里留下的,要求补偿。其实,孙来民的父亲孙文银早年已将这块地腾退出来,村里在别处划给了他家新的宅基地。然而,孙文银已去世多年,孙来民一口否认。田振阁见口头劝说无效,便叫上当事双方到村委档案馆,找出了1981年由孙文银亲自签字按手印的协议,协议上明确说明了,孙来民家已经用这块宅基地置换了新的宅基地。白纸黑字,孙来民心服口服,这场纠纷就此停止。1987年,周传喜、周传玉兄弟分家,约定墙外的梧桐树苗归弟弟周传玉所有。20年后树木成材,哥哥却说树木两人都该有一份,因为这事两兄弟大打出手。田振阁到档案馆找来当年兄弟两人签的协议,哥哥周传喜低头认错。
除了村民内部矛盾,因村里发展集体经济,田庄和外界也产生过不少经济方面的纠纷。2007年,田庄社区卷入了一场经济纠纷,原告王安祥将和其他买树者的矛盾转移到卖树的田庄社区,想从集体那里得到本该由他人承担的赔偿,这场纠纷,最终也是由田振阁提供的存档资料作为证据而化解。33年来,田振阁作为田庄社区的法人代表,一共当了20多次被告,进了20多次法庭。他说:“社区作为一个集体,别人有告的权利,但是我不怕,每件事我都有存档资料作证据,这些案子从来都是别人败诉或撤诉,如果没有这些档案做证据,村集体不知道要吃多少哑巴亏,有这些档案,谁也别想打公家的歪主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先凯12月22日,甲午年冬至祭祀亚圣孟子典礼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孟庙举行(右图),以纪念亚圣孟子逝世2303周年。这也是新中国建立65年来山东首次举办的冬至祭孟典礼...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