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档案系统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推进档案工作由传统封闭向开放服务转变,在依法治档、农村(社区)建档、民企建档、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服务利用、档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档案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
将宣传作为着力点,扩大影响、营造氛围,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拍摄播出了《依法治档20年辉煌》等电视专题片,在《济宁日报》刊发了《服务无止境再上新水平》等专题访谈,开展了“国土资源杯”档案知识电视竞赛,举办了《档案文化展》等4次大型展览,组织全市2600多名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了全国档案与法制知识竞赛等。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等11个业务规范,市直机关全部完成了《机关文件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修订并执行。
为进一步健全档案机构,对馆藏80个单位的2万余卷已开放的档案进行文件级目录的重新审查划控;修订完善了《济宁市档案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应急防范机制,安装了监控设施,落实了“九防”措施,多次组织消防应急培训和演习,提高了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全市13家国家综合档案馆都建成了局域网,(市档案局)升级改版了“济宁档案信息网站”,完成目录数据482.8万条、全文数据4.5万件、照片数据3.7万张,采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多媒体数据15万分钟。“这个地方挺好的,效率很高,来到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很齐全,找依据很方便。”在济宁市药品部门工作的毕女士,为了能更准确的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天她来到被百姓亲切称为“政策超市”的市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查阅资料,并在这里很快找到了“答案”。
除了服务群众取得的新进展,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档案工作也得到新加强。市档案局承担了全运会济宁赛区档案工作及济宁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截污倒流工程、全国水利普查等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收集整理、指导验收任务。对企业进行档案调研、指导,工矿企业、工业园区档案工作稳步推进。召开“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启动“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全市已有60个乡镇、742个行政村分别达到了市级示范镇、村创建标准;13个镇(街)达到了省级示范镇的标准。兖州市达到了省级示范县标准,邹城市达到了国家级示范县标准。社区档案工作形成新亮点。与市民政局联合出台了《城市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编印了《社区档案工作操作手册》、《社区档案利用效果百例》,社区档案不再是单一的文书建档和静态记载的“死档案”,而成为动态跟踪管理服务的“活资源”。家庭建档活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品牌。联合市关工委、文明办等11家单位,持续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在《济宁日报》等媒体刊发了《致全市家庭的一封信》,向全市档案工作者发出家庭建档《倡议书》,举办了2次大型家庭建档巡回展览,举办了4期“家庭建档理论与实践”知识讲座,汇编了《家庭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资料。全市家庭建档示范户已达1900余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彦彦本报通讯员房亚东胡恩姣夏日清晨,一趟列车驶过,划破了村庄的静谧,唤醒了生机勃勃的一天。火车上的旅客朝着窗外一...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