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杨森童乔志宇
“什么时候该施肥、该打药,有科技培训给我们指导技术,可省心啦!”3月10日,鱼台县清河镇农业技术员冯明磊来到袁家村指导农民利用新技术进行科学育种、小麦施肥、桃树管理等,并在田间地头零距离为群众开设农业新科技课堂,深受群众欢迎,袁家村村民杨志杰对镇上的农技服务赞不绝口。这是鱼台基层农技员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的缩影。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新科技是通往小康之路的金钥匙,为让农业新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鱼台县围绕农业科技知识、强农惠农政策、种养业主推技术等内容,因地制宜对种养大户和农民群众开展宣传和培训。
春耕生产开展以来,鱼台县组织科技、农业、水产、林业等部门科技人员,组成专家团队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互动交流、发放资料等方式,以“五统一”水稻育苗、黑木耳吊培、大棚蔬菜高产创建样板、多肉花卉栽培、农产品线上销售为核心,以“农作物优良品种及配套综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新科技措施为重点,全面掀起春季新科技培训热潮,助推春耕生产高质量开展。
在王鲁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近100亩的5栋智能玻璃温室大棚格外惹眼。镇干部屈扬带着技术人员在温室大棚西红柿管理现场向工人传授蜜蜂自然授粉和增加微量元素新技术。
新型大棚种植的西红柿有6个品种,人工授粉费时费力,还常常弄伤枝蔓,造成减产。现在技术人员指导实行西红柿蜜蜂自然授粉,比用人工振荡授粉的番茄产量高、果实大。
为解决微量元素含量问题,技术人员建议打出120米以上的深井,这个层面的水含氟量低,然后把水处理到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再加钾、锌等微量元素,中和重金属、氟以及自身所含的酸度。通过这些处理程序,让每一株蔬菜都能“吃上”美味可口的营养餐。
为区别不同蔬菜的需求,技术人员指导温室大棚管理人员改造提升灌溉模式,使每个大棚都对应着不同的供水、供营养罐体,每个罐都会按照比例进行稀释,最后通过滴灌进行灌溉,同时还有一个回水罐,如果蔬菜用不了的水,还可以再回到回水罐,进行二次利用,既减少了污染,又使水循环利用。“新科技让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通过产业创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王鲁村村民杨争元信心满满地说。
唐马镇后付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种植、经营多肉植物多年的村民龚华丽、侯洪波夫妇指导村民种植大棚花卉,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带动群众致富。该村现有温室大棚3个,新繁育品种6000余棵;精品控养棚内有200多个品种3000棵左右,每年繁殖成苗量达50000余棵。最近有网上客户反映,栽下多肉植物返苗和生长缓慢。唐马镇花卉技术人员甄希彤马上来到现场,指导花农改进多肉植物种植方法,提升品质;在包装销售前,把根上的土弄干净,并放在通风处晾几天;包装材料采用纸巾、报纸、透明胶等,减少多肉植物损伤。通过应用新技术,合作社种植多肉植物的问题迎刃而解。
有了技术服务作后盾,龚华丽信心陡增。她说,今年将拉长产业链,研发多肉花盆、多肉土、多肉肥、多肉农药、多肉外饰品等产品,把花卉种植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这段时间,俺只要一接过这散发扑鼻香味的盒饭,一上午的疲劳也就消失啦!感谢这妯娌俩的爱心餐,为我们这些战疫一线的同志们加...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