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赵磊张恒运韩伟丽
秋日时节,瓜果飘香。鱼台县广大驻村干部践行居弱图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稻改精神,手执民情日记簿,怀揣村情民意图,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用真情为党群关系挂上一把把“连心锁”,奏响一曲曲不断满足群众幸福生活的大合唱。
深入基层一线,
千名机关干部进万家
“直接入户调研,听听群众的想法,能看到农村许多真实的情况!”前不久,刚从鱼台县张黄镇袁洼村调研回来的县委副书记(挂职)、县下派工作团团长高善长告诉笔者。
为扎实推进驻村工作,鱼台县把“每名联户干部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联系农户1次,每年不少于4次”作为工作的“硬规定、硬任务”,并围绕“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开展第一季度送政策,第二季度帮“三夏”,第三季度备“三秋”,第四季度送温暖活动,设计不同的走访主题,按照民意诉求分理机制工作要求,广泛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建立台账,逐级反映,由县下派工作团一并协调帮助解决。
目前,鱼台县共开展支部联建1089场次,走访群众12万余户,发放联系卡13.6万多张,悬挂公示牌1006个,当场解决问题903个,通过民意诉求分理机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67个。
践行稻改精神,
争做干事创业排头兵
“拓宽了3000米的路,疏通了6000米的沟渠。”日前,在鱼台县召开的第一书记工作现场观摩会上,县农业综合开发办驻王鲁镇闫村第一书记刘强说,“践行稻改精神,争做干事创业排头兵,干部勇于冲在基层一线,干在实处。”
当天的现场观摩会上,来自鱼台县的60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交流,全方位展示驻村工作成果,达成了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做干事创业排头兵的共识。“市交警支队驻王庙镇冀庙村第一书记郭向东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便民服务中心200余平方米,开展创业就业培训7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180余人;市发改委驻唐马镇王堂村第一书记樊杰引导村民发展蘑菇种植,每户每年增收2万多元;市住建局驻王庙镇程庄寨村第一书记高阳争取项目资金70余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村历史文化馆,使村民随时接受红色教育……”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德斌谈起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如数家珍。
目前,鱼台县驻村第一书记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协调帮扶项目96个,引进集体增收项目8个,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留守儿童1980人次,发放慰问金9.5万元,粉刷墙面并制作宣传画达28.9万平方米,真正使稻改精神在鱼台大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转变工作作风,
搭建干群关系“连心桥”
“干部驻户不是坐着车子装装样子,而是把咱们庄稼人的事,当做自己家里的事来办。这不,俺的养龙虾技术,就是他们手把手教会的。”说起驻村干部的工作,家住谷亭街道周堂村的周俊民格外高兴。
鱼台县以“夯实一个基础,风清一个地方,引出一条路子”“三个一”活动为载体,把“人大代表进企入户”“政协委员‘三进\’”“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等主题活动,化作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民生实践,更培养了干部一心为民,创新实干的作风,增强了干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干事创业意识,汇聚起转型发展的正能量。
干部送上“金钥匙”,农民打开“致富门”。鱼台县驻村干部已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600多条,协调帮扶资金1860万元,开展各类联户帮扶活动780场次,帮助群众解决了上学、看病、饮水、行路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编出来的辉煌。”高善长说,“驻村联户工作就是真正将身子‘沉下去\’,按着葫芦抠籽抓落实,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食品药品安全需要社会共管共治。自鱼台县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工程以来,鱼台县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