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汤伟本报通讯员赵爱红
提起王瑞芹,汶上县寅寺镇刘楼村的人都交口称赞,说她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侄媳”。近40年的共同生活,她用真情和温暖撑起了大伯的一片天,用瘦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重任。她是最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间大爱。
王瑞芹,1982年嫁到寅寺镇刘楼村。结婚时丈夫于明贵家庭条件很差,只有几间破旧的泥瓦房子,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丈夫年幼时因病无钱医治导致失聪,平时靠种地和外出务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用。“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结婚之后王瑞芹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照顾公公和大伯的责任。她平时坚持省吃俭用,用勤劳务实、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种地、养猪、养牛是她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些钱除了维持着家庭正常生活,供三个孩子上学外,还要拿出一部分钱用于偿还欠款。王瑞芹把好吃的都留给老人和孩子,自己却因常年营养不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2006年,公公因突发疾病去世,这给大伯很大的打击。大伯本身就是孤寡老人,没有依靠,公公的去世让他变得心神不宁。王瑞芹发现这种情况后就对大伯说:“大伯,我就是你的闺女,咱们是一家人永不分开,我会养你到老。”大伯听了王瑞芹的话感动地直流眼泪。从此以后,王瑞芹对大伯的照顾更加细心周到。
平静的生活再次因突发情况而打破,2012年7月,89岁高龄的大伯在去厕所时不幸摔倒。王瑞芹立即叫救护车将大伯送至县医院,诊查后大夫告知是胯骨粉碎性骨折,由于老人已高龄,做手术风险很大,且老人以后生活将无法自理。伤心过后,王瑞芹咬紧牙关,把大伯接回家悉心照顾。当时正值夏天,天气十分炎热。为了不让瘫痪在床的大伯身上起褥疮,王瑞芹把家里唯一的座扇放到大伯身边,每天定时帮大伯换洗衣物,并用温水擦拭身体,还要定时给他做腿部牵引和左右翻身运动。由于大伯无法下床活动,大小便都是在床上解决,王瑞芹就强忍着异味,每天把大伯的床单、被子和衣服换洗一遍。为了保证大伯的营养,整年不舍得吃肉的王瑞芹,却时常给大伯买一些精肉,保证每天两颗鸡蛋。一日三餐,餐餐都要端到大伯眼前,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大伯,每次喂完饭,王瑞芹都累的满头大汗。
三个多月后,奇迹出现了,大伯竟然能在家人的帮助下坐起来了,王瑞芹和家人都万分惊喜。去医院复查,主治医生也表示非常惊讶。王瑞芹时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作为儿女对待老人要真心去爱,用心付出,让他们健健康康的,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王瑞芹的孩子们都特别孝顺,一有时间儿子、儿媳就带着孙子回来看望老人,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大伯已有98岁高龄,在寅寺镇刘楼村是年龄最大、最幸福的老人了。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9月9日讯(记者王粲通讯员王方辉)记者从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市“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