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引发群众矛盾的废旧坑塘,经过一番整治后,如今成了村里的致富田,以此为起点,引发乡村产业和制度一系列改革。汶上县苑庄镇南陈村,这个传统平原乡村是如何在党支部引领下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呢?
废旧坑塘位于南陈村村头,占地近3亩,属于集体用地。南陈村村支书王宗占介绍,曾几何时,村民为了多些收成,在上面种树,这家种一棵,那家种两棵,久而久之便引发了各种矛盾纠纷。“长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要以治理坑塘为契机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看着这两年村庄发展毫无起色,王宗占很是着急。南陈村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一年下来满打满算也就6万来块钱,怎样才能迈开步子呢?
2019年10月,南陈村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汶上县鑫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收回村里闲散土地120亩。
合作社成立了,但没有钱也没法带动村民致富。在去年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上,南陈村党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党员干部带头,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入股合作社。”王宗占说。
三天时间,南陈村村“两委”成员、党员以资金入股的金额超过80万元。考虑到合作社的运营目标不光是为了强村,更重要的还在于富民,合作社理事会成员还积极动员全村群众以土地入股和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入股合作社,目前入股的土地超过600亩。
虽然合作社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各种规章制度一样都不少。在统一种植上,采取“粮食种植+苗木套种”的方式,目前合作社小麦良种繁育面积超过500亩,大豆种植面积超过100余亩。同时,在600余亩土地上套作种植苗木24000余棵。
在统一管理上,合作社吸纳村内的农机手等加入合作社,为统一管理和统一收割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聘请苑庄镇科技副镇长、山东农业大学曹逼力博士为合作社“顾问”,多次对村民以现场授课的方式提供技术培训。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南陈村推动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途径。一方面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把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另一方面由村党支部和高校人才进行合作,进一步壮大村庄发展的助力引擎。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合作社优先雇用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的群众到合作社农田里“打零工”,不少群众对“入股+流转+务工”的方式津津乐道,他们感受到了切身实惠。
孟昭坤是合作社的一名“管理员”,每天在各个大棚间来回巡视。“今年我74岁了,年纪大了不愿意出去打工,来合作社干活不仅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顾家,家里人都很高兴。”孟昭坤喜滋滋地说。
为了带动村民增收,合作社在利润分配上,对所有经营项目进行总核算,从经营利润中提取20%作为公积金,用于滚动发展,剩余经营利润村集体分红30%,社员分红70%,让合作社的发展带动全村收入提升。
苑庄镇党委书记李振生表示,苑庄镇将以南陈村为典型,以点带面,连片打造,不断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抓住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超
新闻推荐
“两新”融合发展试点助推乡村振兴 31个试点乡镇发展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
本报讯(记者周天宇)加快推进菏泽市乡村振兴工作,实现“镇域城市+新型农村社区+特色村”发展格局,“两新”融合发展是重要抓手...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