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盖鸣霆
通讯员荣静静
走进汶上县刘楼镇面塑艺人杜庆省的工作室,随处可见的面塑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眉开眼笑的寿公寿婆喜气洋洋,红脸黑髯的关云长气势非凡,慈眉善目的弥勒佛喜笑颜开,万世师表的孔子睿智亲和,还有机智聪明的美猴王……民间传统面塑手工技艺制作的面人个个造型生动,无论是纤细的眉眼、笑意盈盈的口唇,还是优雅裙裾的图案、千变万化的衣纹,甚至人物细小的头饰、满身的铠甲,他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自小酷爱传统艺术在外闯荡苦练面塑本领
杜庆省今年不满四十岁,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外公上过私塾,有些文化,琴棋书画都会,也会捏泥人,受外公的影响,我从小对面塑艺术特别感兴趣。小时候家里做花糕,做馒头,我都会跟着大人学,把面团捏成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还喜欢雕刻,用木头刻刀剑,在上面画上活灵活现的龙凤!”说起自己与艺术的渊源,杜庆省打开了话匣子:“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人带着我赶集、赶庙会,看到捏面人的、现场绘画的、吹糖人的,我都会流连忘返,围在旁边看好久,有的时候还会和那些传统艺人讨教!”
随着杜庆省长大,父母希望他学点建筑工人的手艺将来可以挣口饭吃,可是年少的杜庆省希望到外面去闯一闯。毕业之后,杜庆省开始在外面四处闯荡,当过保安、干过建筑工,可他忘不了自己追求艺术的梦想,无论在外干什么活,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坚持练习面塑艺术。
为了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手艺,杜庆省买来传统面塑书籍,练习基本的制作工艺和手法,他白天工作,只有挤出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练习,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醒了继续练,每天都练习到很晚。在自学的同时,他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传统工艺想发展,必须要有更多新的尝试。”为此,他买了很多画册,从里面寻找自己喜欢的形象。此外,他还经常从影视作品中寻找灵感,并向多位民间艺人进行讨教,汲取百家之长。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常常和工友分享自己的作品,听取他们的意见。
刻苦钻研成面塑名人热心教授注重文化传承
小小面人儿,要经过一道道工序才能呈现出最美的形象。面塑用的材料制作起来就有很多讲究:“做面塑用的是白面和江米面,一边和面一边往里加白糖、蜂蜜、甘油等材料,揉好之后要上锅去蒸。蒸熟以后要密封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加入颜料,这才成了捏面人儿的胚料。”这一关学会之后,还有“捏”的各种手法。“不管是捏人物还是捏动物,都有一些固定的手法。记住了手法和制作的过程之后,还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技艺。”杜庆省说。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杜庆省的作品屡获各种荣誉,被多家文化部门收藏。他创作的八仙过海、美猴王、武圣关公、圣人孔子、寿公寿婆等都成为其代表作,他也成了面塑圈里的一位名人。
“我很想将传统面塑手艺发扬光大,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面塑这个行当里,我算是比较年轻的,由于没有新鲜力量的补充,捏面人儿这项手艺的传承前景堪忧。”为了让这项手艺传承下去,2016年起杜庆省开办补习班为小朋友传授面塑技艺,每个周末、寒暑假都开设面塑课程。“这几年,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艺人们应该利用这样好的社会氛围推广这门手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发现它的魅力,尤其是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只有让他们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捏面人产生了兴趣,这门传统手艺就不会后继无人了。”杜庆省笑着说。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张会霞商坛)近日,汶上县首批医保服务站在县中医院正式揭牌成立,推动了全县医疗保障服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方...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