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盖鸣霆
通讯员李登林路焕英
孟现党是汶上县杨店镇孟海村的村民,家里有4口人。由于大儿子孟庆太从小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老孟和妻子一直都不能出门打工,只能靠家里4亩地和镇里办的低保维持生活。老孟其实并不老,才54岁。之所以村里乡亲们都这样称呼他老孟,是因为他性格随和,平易近人。
2014年经民主评议,孟现党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的小儿子孟庆超还在上小学,就算老孟两口子能干,但地里收入有限,家里依然十分困难。镇里了解情况后,为孟现党一家联系了一名帮扶干部,增加帮扶措施,尽可能尽快脱贫。老孟家是因残致贫,两口子都有劳动能力,可以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精准帮扶。帮扶干部与村支部书记孟现来积极商量对策如何让他家增加收入,并且每月都会到他家走访一次,还帮忙打扫卫生,聊聊天,鼓励老孟一家打起精神来,乐观生活。
这几年,移风易俗深入农村,丧事简办,一套音响、一首哀乐就能解决了。但放音响也得需要人,孟现来便想到了常年不能出门打工的孟现党。就这样,老孟有了一份兼职,能为家里增收四五千元。镇上还免费为他家安装了有线电视,虽然孟庆太一天学没上过,但通过电视节目的字幕和声音,已经认识了不少字,而且能熟练写出一家人的名字,这也让老孟两口子欣慰了许多。
今年,老孟家又种了一部分花生,虽然地里忙活点,但收入比原来高了不少。更让他高兴的是,小儿子想去济南一家技校学技术,通过O2O便民服务咨询了一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给回话。说孩子愿意上的技校可以减免部分费用,需要的贫困生证明材料扶贫办给出,以后还有个雨露计划,也给钱。“等孩子学到了技术,就业有了保障,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老孟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宋仪凯本报通讯员胡克潜刘景超“我们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现场观摩会议精神,动...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