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次邱镇宣讲团团长高文忠在向百姓宣讲。要当乡土讲师,得经过评比选拔。图为汶上县举办乡土讲师评选比赛。10月8日,国庆假期刚一结束,汶上县次邱镇“乡土讲师团”团长高文忠就来到该镇肖庄村,他根据身边发生的故事,向群众宣讲移风易俗的好处,深入浅出的精彩宣讲博得群众阵阵掌声。
“高老师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好多身边的例子,听起来不但亲切,而且让人心服口服。”次邱镇肖庄村村民杨春香说。
今年5月24日,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讲师团正式成立,同时开展了“到人民中去”文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16个乡镇(街区)各有各的“乡土讲师团”,高文忠所在的次丘镇“乡土讲师团”只是其中之一。
百姓讲给百姓听
乡音传“真经”
“我叫陈兰勋,是郭楼镇崔园村的农民,我从去年开始种植草莓,到目前来看,效益还不错,今天我给大伙拉拉种植草莓的一些经验……”10月13日,在郭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大讲堂里,一位50来岁的农民操着方言,向村民传授着他的致富经,会场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面对着台下近百位听课的父老乡亲,陈兰勋一点也不怯场,用他的话说,就是百姓讲给百姓听,有啥就说啥。
据介绍,汶上县“乡土讲师团”的所有成员全部来自乡村,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和道德典型、身边好人及文艺骨干等组成。
“‘乡土讲师团’的成员就生活在群众身边,是一支扎根本乡本土、永不散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这支队伍就生活在乡村,生活在群众身边,能够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提及“乡土讲师团”功能和定位,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卫国这样说。
讲师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为阵地,以说乡音、讲故事、举实例等方式,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宣传教育群众。
“以往说教多、官话多的传统宣讲套路,很多群众听不懂也听不进,如今,让老百姓自己讲,说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这样的宣讲才更接地气。”郭楼镇“乡土讲师团”负责人张峰如是说。
立足草根选讲师
“教材”全部自一线
乡土讲师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呢?汶上县有一套自己的创新办法:立足于草根,注重让“小角色”发挥大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宣讲主力军。
评选过程分招募计划、报名登记、初步筛选、面试试讲、择优录用、推荐文明实践分中心讲师团、参加全县乡土讲师评选赛等7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观看群众当评委,民主评选出符合自己心中标准的讲师。
参选人员以说乡音、讲故事、举例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科技知识、文明风尚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出去。
张卫国表示,理想信念坚定、政治责任感强、熟悉社情民意、既能“说”又会“做”,是这些“百姓讲师”统一的特点,或许他们学历不高,但个个“身怀绝技”,懂政策、会技术、善经营的农村“土专家”和“田秀才”非常受群众欢迎。这就是“乡土味”十足的讲师团。
如今,在汶上县,“乡土讲师团”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宣讲员在文化广场、田间地头开讲堂,把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故事、优秀传统文化等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化作“接地气”、通俗易懂的乡土语言传递到百姓心中。
村级文明实践站
每月至少讲一遍
“乡土讲师团”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常态化的宣讲工作。从5月下旬开始,村级文明实践站每月讲一次;主题性宣讲临时安排,示范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文明实践宣讲活动;讲师每月都要在所辖村级文明实践站宣讲一遍。
“汶上县还举办全县乡土讲师和优秀宣讲稿评选赛,评选出金牌讲师、银牌讲师、优秀讲师和优秀组织奖,激励群众参与宣讲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乡土能人加入到讲师团队伍中来。”张卫国说。
“乡土讲师团”主要采用专题式、讲座式、小品、三句半、快板、戏曲,与群众忆经历、话成就、谈感受等灵活多样的宣讲形式,向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民生政策、移风易俗、文明风尚等实用知识。
目前,汶上县16个乡镇(街区)都已成立“乡土讲师团”,每个乡镇(街区)拥有3到5支队伍不等,全县“乡土讲师团”队伍总数达80支,讲师人数超过500人。
极具特色的汶上“乡土讲师团”,已经被济宁市评为首批5个在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之一。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超
通讯员刘长春胡克潜
新闻推荐
根据《关于明确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十条工作线”责任分工的通知》(济气综治办函〔2019〕52号)要求,“十条工作线”各责任单位...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