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徐玉文张明坤
6000多人的教师队伍,仅靠20余位专职教研员来指导,显得很是捉襟见肘。如果是让一支实战经验丰富,由278位来自教学一线的“领雁”组成的教科研团队来领航呢?
雁飞千里靠头雁。汶上县这支由278位“领雁”组成的教科研团队成立于今年年初。为发挥全县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汶上县覆盖全县所有学校,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所有学段的四级教科研队伍年初正式建立。278名教科研团队成员全部由一线教师担任,所有成员均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研究经验,在全县乃至在省、市教育系统都是具有一定影响与声望的骨干教师。
育“种子”,培育“领雁”。而打造这样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教科研团队,汶上县用了2年多的时间。为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汶上县委县政府高站位、宽视野、大气魄,从2017年起每年设立300多万元教师培训专项资金,为教师“高端培训”提供强力支撑,与一流名校对接,大力度、大范围、大视角组织教师高端研修。在县委县政府强力支持下,2017年汶上县教师高端培训华美开篇,三个“百人团”分赴浙大、北师大、复旦三大国内一流高校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高端研修。2018年上半年,汶上县教体局又遴选了400多位骨干教师,北上清华,南下江苏海门、姜堰和浙师大,东赴潍坊、烟台名校,西到西安电子科大,取经问道,奋力求强。今年5月中旬,县小学教科研团队的54名种子教师和县初中教科研团队的53名种子教师再出发,问道“鸢都”潍坊,寻梦灿烂教育星空。
举团队之火,绽放教研之花。汶上县聚焦问题,上学期即组织278只“领雁”沉入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对全县教学全面把脉问诊。整整两周的时间,52个学科小组齐头并进,对各学段进行全方位教学视导。该次视导与以往相比,学段覆盖全,学科覆盖广,视导队伍大,授课人数多,小学、初中几乎全面普听,共听评课1658节,创历年之最。各小组上午进行听评课、业务交流,下午团队一线教师返回原单位上课,局教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业务检查,将听课、评课、检查情况向所到单位及时反馈。县教研室也分学段采用“回头看”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部分乡镇部分学校又进行再次教学视导,有力促进了教研的落地生根。
让278位名师发挥好“头雁效应”,引发一位名师带出一批名师的“雁阵效应”。278位“领雁”沉入一线进行教学视导,效果显著,反应热烈。各教体办各中小学都结合视导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梳理剖析,并进行持续有力的整改。许多学校安排授课教师在团队成员评课的基础上,又二次打磨,二次授课,通过磨课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养。这278位“领雁”也以各自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推广先进的课改经验,营造“大备课、大教研、大提升”的浓厚氛围。汶上县还通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组织“领雁”下乡“种教”,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打造“雁阵”。新学年,汶上县教科研团队的278位教学“领雁”振翅高飞,为全县教师再引航。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李登林梁萌萌)汶上县杨店镇以闲散土地综合利用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盘活闲散土地资源、多元化增加村级集体...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