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汶上新闻 > 正文

孝贤文化的古籍新韵 写在《闵子世谱》校注本出版发行之际文/杨存良华云图/董虎武正彪马峰

来源:拂晓报 2019-03-15 11:30   https://www.yybnet.net/

由明万历年间张云汉编撰,清顺治十四年任柔节刻本印刷的《闵子世谱》,入录清乾隆《四库全书》而流传至今。《闵子世谱》是宿州市唯一的一部入录《四库全书》的刻本古籍。经宿州市孝文化研究会、埇桥区方志办专家学者们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在埇桥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闵子世谱》校注本于2018年底由黄山书社出版社付梓印刷,近日面世发行。《闵子世谱》薪火相传,《四库全书》风范留存,校注出版传承后代。《闵子世谱》收录闵子及后裔生平事迹资料较详,填补了国内外研究闵子骞的诸多空白,书中把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定格在宿州,所以出版《闵子世谱》校注本对提高宿州知名度,传播中华孝贤文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闵子世谱》薪火相传

《闵子世谱》一书,记述了闵子及闵子后裔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遗存等,记述时间久远、跨度较大、内涵丰富,起到了闵子孝贤精神薪火相传的作用。

《闵子世谱》记载:闵子历代有祠,闵子祠毁于金元之乱。闵氏春秋以后,建炎以前有世谱,第谱亡于金元兵之难,子姓无不遗恨。由明万历年间张云汉编撰,清顺治任柔节刻本印刷的《闵子世谱》,是南宋建炎元年以前闵子世谱的延续和充实。只有《闵子世谱》刻本印刷问世,世谱才得以薪火相传。

闵子祠东北二里许,有一山洞。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闵子48代孙闵昶、闵旭(均为生员,为闵子祠及墓文物管理员)兄弟俩为躲避金兵,持祖传闵子世谱、祭器等藏入祠东北山洞,为日后复业张本奠基。宿州闵子里、闵子铺集、闵子祠及墓辖区被金兵占领后,为免遭烧杀抢掠,闵子后人便携家带口,陆续迁移全国各地:闵帧迁之鄂州,闵修迁之济南,闵聪迁之徽州,闵读迁之金谿,闵惠迁之幽州,闵典迁之抚州等等,互相约定:“他日子孙相认,勿相忘也。”泣血怀土而别,惨痛奔走他乡。近1000年来,他们在异乡他处薪火相传,大都没有返乡。而闵昶、闵旭等族人向南迁移,一路乞讨,九死一生,定居九华山北麓一村庄。闵昶、闵旭客居九华山北麓一带200余年,生殖繁衍,成为当地一望族。明洪武四年至景泰元年,闵彦成携儿子闵思政辗转重回宿州。闵子58代孙闵思政复业宿州闵子祠后,山洞祖传闵氏家谱、祭器等已荡然无存。

明代统治阶层尊崇“孝悌”。嘉靖宿州知州为招领闵子后代复业宿州闵子祠,批准闵子祠拥有瞻拜地600亩,启用宿州闵子祠闵姓生员3名,统一着装,戴头巾,负责看管维护闵子祠及墓。明成化年间,提学御史司马公垔命知州万君本,斥巨资重修闵子祠,为屋十间,石门一座。明嘉靖丙申年间,巡按御史苏公佑按宿,乃命知州应君照撤而新之,建正堂三间,东西两序各三间,前堂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门内东为宰牲所,西为庖厨所,周围砌筑石墙。门外碑亭二座,东西对列,石门一座,匾书“闵子祠”。明朝期间,先后10余次修整过闵子祠,立碑110多座,刻石立于祠中。从此,闵子祠及墓重又兴旺起来,香火不断,游人如织。

明朝万历年间,在宿州知州熊钟弘的大力支持下,闵生复请宿人张云汉编撰《闵子世谱》。经张云汉20余年的不懈努力,于万历甲寅年间完成初稿手抄本。奉直大夫宿州牧豫章熊钟弘为《闵子世谱》题序。朝代更迭,至清顺治丁酉年,闵生持谱稿登堂请著名书法家任柔节刻本印刷,任柔节说:“孝悌之心,当油然而生矣。他氏之谱,感人尚如此,况子骞氏之谱乎?”意为与大贤闵子同乡,何以推辞?《闵子世谱》约20万字。均由任柔节历时多年,一字一句地刀刻在木板上,印刷装订成册,传留于后世。

《四库全书》风范留存

《闵子世谱》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正因为《闵子世谱》入录《四库全书》,清代紫禁城文渊阁才藏有手抄本《闵子世谱》,现国家图书馆藏才有善本《闵子世谱》,今日才得以风范留存。《闵子世谱》入录《四库全书》,更是当时统治阶级对《闵子世谱》一书基本内容、基本事实的权威认可和肯定,体现了闵子骞生平事绩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官修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套丛书。《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四库全书》囊括了清朝乾隆时期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其中包括许多古籍善本,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闵子世谱》记载,《闵子世谱》刻板印刷后,宿州闵氏族亲3口人可领取一本,但事过近500年,闵氏族亲一本也未保留下来。《闵子世谱》因《四库全书》能保存下来,是难能可贵的。而更重要的是《闵子世谱》敷彩摛文,诗文立范,吐纳风云,俯仰山川,寄真情于章名,调雅意于宫商,所以《闵子世谱》十二卷本,才被安徽巡抚采进,才得以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乾隆盛世向全国各地采集历史典籍、善本古籍,然后经各地巡抚推荐、层层审阅、最后经批奏,入录《四库全书》,手抄收藏。安徽巡抚采进本《闵子世谱(十二卷)》,收录闵子骞及闵子后裔之事,故曰世谱。首姓氏,次里居,次特传列传,次祀典,次修葺,次官生,次世系,次迁徙,次复业,次烈女,次艺文,次家约。《闵子世谱》入录《四库全书》59卷史部2136种全录:传记类-圣贤之属存目(第32部)。至此,闵子骞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纳入了中国的灿烂文明史,永载史册。

校注出版 传承万代

人类历史,悠悠万年。国有国史,域有方志,族有族谱,其作用在于记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族的兴衰发展史,旨在传播后人,借鉴历史,传道授业,激励当代,鼓舞后人。明万历《闵子世谱》编纂至今,历数近500年,开卷一览,仍耳目一新,其根干枝叶,主次分明,如实记录,有据可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刻本古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许多历史遗迹荡然无存,刻本古籍、历史故事已经失传。宿州的有识志士责无旁贷地去挖掘资料,抢救历史,对刻本《闵子世谱》进行校注,使之传承下来,传播给子孙后代,很有意义。

由于《闵子世谱》善本体例系线装、竖排、繁体、无标点,兼之系明代古籍,给读者带来许多阅读障碍,且该书存量较少,不利普及。本着对历史负责的原则,且顺应时代要求,宿州市孝文化研究会、埇桥区方志办同心协力,于2017年6月成立《闵子世谱》校注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对历史文献《闵子世谱》进行校注出版。在《闵子世谱》校注出版过程中,武新坦会长年迈志坚,4下合肥,7易书稿;校注编辑废寝忘食,不辞辛劳地查阅资料,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打磨,务求校注精准无误。

知古鉴今 凸显价值

《闵子世谱》是一部内容翔实、论证稳妥、记载细微、图文并茂的古籍。该书对闵子的生平、封号、家规家约、闵子后裔的迁徙、诗联碑、重修闵子祠碑记、闵子的历史地位及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保存了重要资料,是记述闵子及后裔的正史之书。该书收录闵氏资料较详,可补史传之不足。《闵子世谱》一书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是:

一、考证了闵子生平。闵子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在历史上存有争议。但《闵子世谱》一书把闵子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定格在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任柔节在序中说:“夫闵子自鲁人,不必辨。其为宿人,以宿之名始于唐,在春秋为宋别邑,鲁宋相邻。其墓,据《阙里志》,以今在宿境者为真。”《闵子世谱》“闵振芦传”中述说:汝读《论语》云:“德行颜渊、闵子骞乎?夫子骞大贤,我宿人也。生于斯,葬于斯。由周迄今,宿东北有闵子乡、闵子集、闵孝乡、孝义乡、闵子祠、祠后闵子墓,墓后东西两小冢,是其两弟。墓左有骞山,墓右有洗絮沟、晒书台。祠东有洗砚池。祠西南曰两子山。祠东曰姚婆山。祠南二里许曰闵子桥。天下有其实而后有其名。不然,宁有假合之迹,而可以传不朽者乎?其为宿人,明矣。”可以说,闵子的出生地和墓冢地定格在今宿州市曹村镇闵祠村,无可争议。

二、凸显了历史价值。闵子骞一生有许多感人的德行故事,具有划时代的孝贤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闵子世谱》图文并茂地记述了历史故事10余个,描绘了闵子骞的仁孝、忠孝、礼孝的光辉形象,包括“孔门十哲”、“冒寒执靷”、“汶上清风”、“辞富娶贫”、“服官问政”、“言必有中”、“余哀未尽”、“孝无间言”等。如故事“冒寒执靷”,记述闵子八岁,当冬月,尝为父御车。继母衣以芦絮。身寒手僵,故失靷。父责之,终不言。闵仲滨当闵损失靷,而以杖策之。衣敝芦见。摸其身冷,大恸,将逐其妻。闵子启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冒寒执靷的故事就是历史传说“鞭打芦花”。

三、保存了重要史料。《闵子世谱》保存了重要资料,补史传之不足。如“九华唱和”、卷十《艺文》,收有宋苏辙《齐州闵子庙碑》、明刘三吾《宿州重修闵公祠堂记》、闻人诠《重修闵子祠碑记》及其他多人所撰祠碑记。

四、揭示了当地特点。如卷一《姓氏》,考证闵姓缘起及历世传承。卷二《里居》,记述闵子祠、闵子墓、骞山等山、水、树木景物,末附有图。卷三《特传》、《列传》,含闵子传记、图像等内容。卷五《修葺》,记录闵子祠庙、坟墓历代损毁修葺之迹,并附传记。卷七《世系》,列有《迁九华世系图》、《再迁临川世系图》、《复业宿州世系图》。卷八《迁徙》《复业》,记述闵氏迁九华始末,附九华唱和、迁抚州始末、复业宿州始末等事迹。这些史实将面示于读者,让您开卷有益。

新闻推荐

汶上县疾控中心 深入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

通讯员董梅记者苏茜茜“良好的作风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疾控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日前,汶上县疾控中心在工作...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孝贤文化的古籍新韵 写在《闵子世谱》校注本出版发行之际文/杨存良华云图/董虎武正彪马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