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盖鸣霆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可如今,这句流传了不知道几百年的俗语,却在汶上县刘楼镇陈庄村农家妇女李秀兰的善行义举前“碰了壁”。今年72岁的李秀兰,虽然自己已经上了年纪、儿孙满堂。可是,仍然不忘一个“儿媳妇”的责任,精心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九旬婆婆,13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坚守中诠释着孝道的真谛。
不离不弃,每夜起床3次帮婆婆换尿布
日前,记者来到刘楼镇陈庄村李秀兰家里。李秀兰正一勺一勺的给坐在轮椅上的婆婆王长真喂饭。喂完一小碗鸡蛋羹后,李秀兰用热水烫洗毛巾,拧干后给婆婆擦脸。而身边的丈夫孙东志也是一会儿收拾一下火炉,一会儿晾晒刚刚洗完的褥子,忙碌不已。
今年91岁的王长真老人,13年前被诊断为小脑萎缩,逐渐出现健忘、手脚不听使唤等症状。李秀兰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而是像照顾孩子一样开始照顾婆婆。三年前,老人独自上厕所时摔了一跤,彻底失去了行动自理能力,并大小便失禁。孝顺的李秀兰干脆选择和婆婆同住一间房子,每夜要起床3次帮婆婆换尿布。由于害怕自己夜里醒不了,她睡觉前喝很多水。这样夜里就不得不起来上厕所,顺便也能给婆婆换尿布了。
每天天刚亮,李秀兰早早起床,帮婆婆洗尿布、穿衣、洗脸,然后再一口一口的喂婆婆吃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来没有抱怨过。由于担心婆婆感到孤单,她还让丈夫在婆婆轮椅前面安装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放上一块柔软的棉布,让婆婆拍打着玩。
自身患病,牵挂婆婆曾放弃住院
虽说在婆婆面前是儿媳妇,可李秀兰毕竟也是年过七旬的人了,身体状况也不太好。8年前的一天,李秀兰感到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告诉她需要住院治疗。由于担心老伴一个人照顾不好婆婆,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只住了两天的院,便和医生提出了出院请求。起初医生不同意,可了解到李秀兰的实际困难后,还是被她的孝心所感动,便勉强答应了她。随后,还反复叮嘱李秀兰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并手把手教会她如何自己注射胰岛素。
回到家中,她除了每天打4次胰岛素的时候略微休息片刻,剩下的时间一如往昔,对婆婆精心照顾。由于常年的劳累,再加上第一次住院就治疗不彻底,2018年7月,李秀兰的病情再次加重,必须住院治疗,在医院的11天里,她天天打电话询问婆婆的身体状况,如同母亲牵挂在外的孩子一般。等到病情好转,立马办了出院手续。
李秀兰给婆婆擦手
两个儿媳比着孝顺
李秀兰的爱人孙东志兄弟三人,全都成家。起初是三家轮流照顾母亲,每家四个月。去年,因为二弟家需要进城照料刚出生的孙子,全家搬了出去。临走前,二弟恳求哥哥弟弟能够分担自己照顾母亲的四个月的责任,看着三弟家负担也挺重,作为老大的孙东志感到为难,愁眉不展。“咱是老大,要带好头,不能攀比,别让弟弟家为难!”看到老二的难处,李秀兰安慰丈夫,主动把老二应该承担的四个月包揽过来——她家照顾8个月,老三家照顾4个月,而且不提任何附加条件。
看到她像亲闺女一样照顾婆婆,弟媳也都跟着效仿起来,一家人从没有因为赡养老人红过脸,妯娌间和睦团结,其他村民都很羡慕。现在,不仅李秀兰和妯娌之间团结和睦,李秀兰自己的两个儿媳妇也是比着孝顺。在李秀兰住院期间,两个儿媳妇一个在医院陪护,一个在家照料奶奶。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在李秀兰的带动下,全家三代人都成了孝顺的好典范,就连李秀兰最小的孙子放学回到家,都会帮助奶奶照顾祖奶奶。在孩子的眼里,奶奶和祖奶奶都是家里的“宝贝”。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苑季春袁学敏贺波)“按照咱们和企业签订的租赁协议,厂房建设完成后,咱这两个村每年能各增收8万元。”近日,...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