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
蜀山湖是大运河的水柜之一,位于汶上南旺。从前,蜀山湖里三件宝:鸡头、菱角、馍馍草。馍馍草是生长在蜀山湖里的一种宽叶水草,湖边的百姓过灾荒年时,常捞它充饥。不过这种水草并不是一开始就叫馍馍草,而是与燕王朱棣有些瓜葛。
传说明朝初年,燕王朱棣遭马皇后迫害,被赶出南京,前往北京。一路上,马皇后派兵追杀,几次死里逃生。有一天,他和一名贴身护卫流落到蜀山湖一带,饿的头晕眼花,走进一个村子,见一户人家灶筒里正冒烟,便进去要饭。
这家很穷,见了两个要饭的年轻人很是热情,端出一盆湖菜团子,给燕王吃。燕王饥不择食,吃得津津有味。这家主人还一个劲地道歉,说自己家里没有米面,只能用这湖草充作粮食,让客人见笑了。朱棣却说:“这湖菜团子比馍馍还好吃呢!”
后来,燕王做了皇帝,没有忘记当初给他湖菜团子吃的这家人,专门派人送来一百两银子,这下才知道多年前来他家要饭的年轻人竟是当朝皇上。这件事在蜀山湖一带传开后,因为朱棣说了,这湖菜团子比馍馍还好吃,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湖草为馍馍草。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皇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燕王朱棣不服。为了夺取皇位,燕王以入京锄奸为名同中央政府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靖难”。
燕王发兵南下,途经山东时,山东巡抚铁铉下令全省阻击,在黄河泺口隔水炮击燕王。后来,燕王还是渡过了黄河,在济南与铁铉激战,铁铉战败被杀,埋在大明湖北岸,后人在那里建立了铁公祠以示纪念。
燕王夺得帝位,改元永乐,迁都北京,但仍对山东余怒未消,发兵讨伐,见人就杀,鲁西、鲁西南地区许多县几乎断绝了人烟。俗称“燕王扫北”。
有一年,燕王亲征,路过南旺。此时战事已基本平息,他下了龙舟,见此处远山巍峨,近水壮阔。突发雅兴,与带刀侍卫李青沿着运河大堤向南信步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出了十余里。正当他沉浸在大自然绮丽风光之时,突然从南边山脚下窜出十几条蒙面大汉,冲着燕王举刀劈来。燕王大惊,连忙拔出腰间的佩剑,一边招架一边按原路后退。
跟在后面的带刀侍卫李青见状,飞身上前救主。当时李青已年过半百,一个人迎战十几个刺客,左挡右阻,虽右臂受了重伤,但仍保护着燕王平安脱身,回到船上。
等燕王增援人马赶到时,蒙面人已没了去向。
这次突遇意外,李青护驾有功,燕王特赠白银千两,封为大将军。为了让李青好好养伤,燕王下令在山脚下为李青修建了宅院,接来了家眷,雇请了丫鬟、仆役。时间一长,临近的百姓见李青富贵异常,都纷纷把家搬到李青家附近居住,以寻求李家的庇护,慢慢这里就成了一个村庄。李青为感谢燕王的知遇之恩,便把这个村取名为护驾李村(今任城区长沟镇)。
再说,朱棣江山稳固后,为保证漕运畅通,决定改造大运河。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奉命征调民夫十六万五千多人,疏通运河,重点放在山东丘陵地带的会通河段。但是会通河河通无水,宋礼等治河官员对这一关键问题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后来,宋礼采纳了汶上县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经过广大民工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这项极其艰巨的工程,使会通河得到了充足的水源。
从此,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畅行无阻,漕运能力大大提高,每年从东南运粮米几百万石,接济京师。大运河真正成了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落叶纷飞,天气日趋寒冷,但汶上县南站镇漕流村贫困户徐宝莉心中却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感谢各级领导对俺家的关心和照顾,镇里...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