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 泗水新闻 汶上新闻 嘉祥新闻 金乡新闻 鱼台新闻 微山新闻 邹城新闻 曲阜新闻 梁山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汶上新闻 > 正文

承百年风华 谱壮丽诗篇 —改革开放40周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回眸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0-24 04:56   https://www.yybnet.net/

□高建璋胡安国

酷暑严寒,春华秋实。

百年,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对于一家医院而言,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的汗水、泪水及芳华,一个个无私奉献的身影,唱响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悠悠古运河畔,从一个简陋的基督教会医院,发展成今天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122年沧桑,成长为一株日益茁壮的常青树。

改革开放40年,她又在新的创业者们手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核磁共振、彩色B超、螺旋CT……每一次望闻问切、每一张治病良方、每一回危重救治,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足音,也留下了医院改革成长的身影。

风雨沧桑,岁月如歌。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及美国差会派传教士李家白,在济宁牌坊街路东建立的巴可门医院。1932年更名为德门医院。经过122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鲁西南地区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公立医院,成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122年,有多少记忆在铿锵有力的岁月足音中喷薄而出,又有多少往事在时光掠影里一闪而过。但这所诞生在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由教会小诊所发展而来的医院,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在代代医院人不懈的探索和拼搏中,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崛起于鲁西南,声名扬于齐鲁。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医院又不断加速与国际交融的步伐,海纳百川,攀登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

1978年8月,外科开展前路颈椎减压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并发截瘫首例成功。是年,医院被确定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地之一。

1983年11月,神经外科在全省首次行细孔快速钻颅、脑室插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首例成功。

1985年,神经外科在国内首先开展耳后小切口治疗三叉神经痛,并举办全国培训班。

1992年6月,医院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4年7月,医院被山东省卫生厅评审为国家卫生部部颁标准三级甲等医院。

2004年3月,医院再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心胸外科施行全国首例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成功。

2010年5月,医院成立全省首家无痛内镜中心。

2011年,医院成为山东省首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2013年4月,医院通过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2015年,医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同时被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正式启用。

2016年,医院被济宁市卫生计生委确定为济宁市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远程医疗中心、济宁市心电诊断中心、济宁市医学影像中心、济宁市医学检验中心、济宁市病理诊断中心。

2017年6月11日,医院成功开展“单孔充气式纵隔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演示。此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山东省首家开展该技术的三级甲等医院。

2018年6月,山东省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组一致认为,医院的现场评价成绩符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要求,顺利通过三甲医院等级复审现场评审。8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正式启用。

百余载深厚积淀,百多年上下求索。历经122年风雨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焕发出勃勃生机。

春华秋实

位于古运河畔健康路6号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在不少济宁人心中已成为共同的记忆。高高屹立的医院门诊病房大楼,大门口“始于1896”“巴可门医院”等闪烁的大字也成为见证济宁历史的一张底片。

牌坊街西侧有一座陈旧的二层小楼,这座小楼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的见证者。饱经风雨侵蚀的小楼,历百余载岁月,外表虽然陈旧,却依然忠实地见证和记录着身旁这座医院的发展变迁。

百年回眸,定格在医院诞生的19世纪末——1896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李家白在济宁牌坊街建立一个小医院巴可门医院;1932年,巴可门医院更名为德门医院;1949年6月,济宁市人民政府与基督教长老会商定,借用德门医院房产、设备,成立济宁市立人民医院;1950年,济宁市立人民医院更名为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分院;1983年11月,济宁地区人民医院更名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这所医院诞生之初,广施博爱、普济众生的道义理想,早在艰苦岁月的磨炼、救死扶伤的实践、时代强烈的呼唤中,变成了百年一院人“诚信厚德至善求精”的院训宗旨,和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脉络,让代代医院人埋首杏林,以百年的积淀为基,抢抓历史机遇,登临高峰,毫不迟缓地提升内涵和整体实力。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医疗行业也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翻开一本编撰于2006年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志(1896—2006),医院改革前行的符号一一在眼前绽放,而从1978年开始,医院发展的轨迹日益深厚起来。

1981年,内科为心脏病患者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首例成功;1982年,外科施行自体肾移植手术首例成功;1991年,病毒遗传实验室发现两例染色体新核型,经鉴定为世界首报;1995年,中医科杨星林安痛乐治疗肿瘤疼痛的临床研究,获山东省卫生厅一等奖;1999年,购进进口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高能量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X光机;2002年,妇产科剖宫产全国首例自然受孕双卵五胞胎并全部成活……

122年的深厚积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现如今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现已成为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的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就诊病人辐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的30个县市区,是济宁及周边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和保健康复中心。是济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济宁临床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是国际爱婴医院、国家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卫计委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计委舒适化医疗研究基地、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终于成长为鲁西南大地上根深叶茂的大树,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构建起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

厚积薄发

道路,是探索者的道路;脚印,是开拓者的脚印。探索者的前面或许有坎坷,开拓者的身后总是鲜花争艳。而所有的探索和开拓,都只为这一方土地上的百姓谋求更多的健康福祉。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百姓的认可和肯定。”市卫计委党委委员、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孙树印介绍,“医院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对每一次重大改革发展机遇的战略性把握。”

2017年,来自山东济宁的百年一院创新发展的经验介绍引起了全国业界同仁的关注,得到了来自上级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日益壮大的百年一院,锐意改革、创新突破的步履更加坚定快速。2017年7月底,医院首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正式召开,成立首届理事会、监事会,研究审议通过医院章程,开启了百年老院的新征程。

新机制下,新班子展开公立医院改革新思路。2017年9月23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汶上县区域医疗联合体启动仪式举行,正式成立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汶上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共同加盟的区域医联体。随之,兖州区、梁山县、曲阜市等4县域9家医院签约建成以“分院区”为主要特色的紧密医联体。

以医联体为载体,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目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34家。成员单位由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一级医疗机构及股份制医院共同组成,医疗集团覆盖整个济宁地区及周边菏泽、枣庄等市,建立了“1+X”医联体管理帮扶模式,集团成员合作共建,发挥百年一院医疗资源优势,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而医院2015年创新建立了医院+互联网发展模式,开展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医院先后投资2500余万元建设医疗智慧云平台,先后与县市区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联体单位实行远程会诊,建立济宁市心电诊断、影像诊断、检验诊断、病理诊断远程会诊中心。医院与173家医疗机构构建的同质化网络,覆盖3600余个村卫生室,开展的各项远程医疗服务已常态化、规模化,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服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基层医院病人首诊率提高20%,检查费用降低约30%。并连续两年纳入济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有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卫计委和省卫计委领导认可并进行推广。

如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医院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儿科中心等专科联盟医联体,心电、影像、病理、检验“四大诊断中心”运转顺利,远程医疗、消毒供应、教学培训“三大共享平台”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动”质量控制和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建成运转,实现了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跨医院、跨社区、跨区域互联互通,创造性地建立医疗集团百年一院发展新模式。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责任和担当中,百年一院打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精品服务品牌。随着“集团化”“同质化”“品牌化”“标准化”办院格局的形成,2017年医院精细化管理、远程协同医联体建设、绩效管理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国院长大会等平台作交流发言,天津、四川、河北、陕西等多地同仁到医院参观学习,健康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刊登医院经验,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迈入了发展新时代。

明珠闪耀

大道无碑,大德无形。

百年一院的品牌价值,无疑就来自于那些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医者。

百年岁月的历练中,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那些名医大家们,就像那温润谦逊的绿叶,在静默中创造绿荫,像泥土一样为人们提供坚实的路。他们与人和谐相处,默默积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他们为鲁西南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从未高调于人前,只是在寂静的空间中默默奉献。

1951年2月,山东省卫生厅从省人民医院(现省立医院)选派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正钧,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宝玖,儿科副主任医师房念东,外科主治医师张学衡、刘培棠,眼科主治医师邱淑筠,山东省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刘福龄,长期致力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王正甫,一代名中医李绍南,还有陆林、赵云龙、董凤增等一批专家教授、医疗学术精英来院工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从省城来院的医疗技术骨干,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医院带来了国内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给后人留下受用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那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年代里,为了鲁西南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孔孟之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曾留下过他们的闪光足迹,洒下过满腔热血和辛勤汗水。

风雨兼程,不改初衷。从艰苦的岁月中走来,专家们对待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病人感同身受的大医情怀,通过言传身教代代传承,最终形成了百年一院人稳健、庄重、内敛的人文底蕴。他们不事喧哗,以自己独特的人格温暖着人们,影响和引领着年青一代在医学道路上奋勇攀登。

孙天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老一辈知名专家,1937年6月出生于河北故城,1966年由山东省立医院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工作。山东省第四届儿科学会委员和济宁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治疗工作50余年。1996年获“山东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称号。1997年退休后,孙天顺继续留聘儿科工作。

“我的两位恩师(房念东、左继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都深深地影响着我,默默地促我学习和提高。另外,逐年新进科室工作的学生也是我汲取新知识的老师。每年新进科室的员工,都带来了我原来从未学过和接触到的新知识、新领域。因此,他们是我的新朋友,我尊重这些新老师,大家一起工作能够互相取长补短。”2018年7月,82岁高龄的孙天顺在日志中写道。

郝云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6年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现任天津血研所血液病医院济宁分院院长,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济宁市血液学会主任委员。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山东省淋巴瘤协会委员。山东省再生障碍性贫血协作组成员。中国骨髓移植协作组成员。2004年成功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005年成功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填补济宁空白。2006年成功开展ATG救治重型再障。所在血液病院区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谢颖光,1990年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济宁市首批知名专家。1999年,他带头创建医院重症医学,不仅擅长各种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对机械通气治疗各型呼吸衰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耐药菌及真菌感染的诊治,脓毒症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治,危重病人的内环境平衡等尤其有独到之处,同时对科室的管理和员工的培养也颇有见地。他们科坚持每周业务学习,每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精通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应用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以备不时之需。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让一个又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在ICU获得新生。

……

回首百年,明珠闪耀。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奠定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全省中的领先地位。122年来,医院不仅涌现出享誉全国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医疗奇迹,从而铸就了医院的显赫声名和耀眼的品牌。如今,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成就实力不可小觑: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济宁名医30人,济宁知名专家64人,硕士生导师61人,博士后、博士、硕士1133余人。设40个临床科室、81个护理单元、15个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中西医结合儿科),是山东省两个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地之一,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6个(急诊科、临床护理、血液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麻醉科、皮肤科、普外科、妇科、烧伤科、耳鼻咽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康复医学科、肾内科、中医科)和山东省特色专科7个(神经外科、儿科、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眼科)。

大爱未央

在时光的掠影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种力量来自于人,来自于人发自本心的真诚和善良。真诚和善良是春天的一抹阳光,滋润万物生长;真诚和善良是洞穿黑暗的阳光,是心与心的亲和与信赖,是爱与爱的共振与交融;真诚和善良使世界充满仁爱,让岁月溢满温馨。

这种力量在白衣天使身上时刻迸发,即使备受争议依然兢兢业业、内心温暖如炬。饥饿困顿时,他们是爱护幼子的妈妈;行动不便时,他们是俯身照顾的大哥大姐;疾病困厄时,他们是主动上前扶危解难的爱心天使。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随处可见的轮椅为患者提供的不仅仅是方便——检查室门口,轮椅为行动不便的老大爷提供等候的港湾;花园走廊里,轮椅为腿部包扎的小姑娘提供休息的小窝;门诊至病房,轮椅为需要住院的大姨提供中转的便利。门诊一站式服务台的交接本上,轮椅年平均服务一万多人次。医院人说,“四季里,我们的轮椅像小花,开满院区里每一个角落。”“轮椅文化”的星星之火,点燃了这所老院在新时代为民服务的新情怀。门诊便民惠民服务以越来越多的形式实现。

在这里,小丑医生志愿者团队送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欢笑。2016年,在医院成立120周年之际,医院引进先进的医疗观念,向患者们展示小丑医生欢乐积极的一面,达到欢笑治疗的目的。2015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小丑医生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首支小丑医生团队,成员都是来自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经过培训后开展送快乐志愿活动。第一人民医院小丑医生志愿者团队通过专业表演开出欢笑“处方”,专治不开心,良好的心态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从这个角度看,小丑医生可谓病患的一缕阳光,价值不容小觑。如今,小丑医生志愿服务项目已经是一个常态化活动。

2017年2月,父母遇车祸重伤,婴儿饿得哭到脱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位护士“妈妈”解衣喂奶的照片感动了许多网友。她就是就职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郭海花。这个名字和这所医院,让许多人对未来和温暖多了憧憬和希望;人们更不会忘记,2017年7月27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的医护人员当起临时妈妈,陪两个弃婴宝宝闯“生死关”,展现百年一院大爱无疆精神。

2017年12月的一天早晨,护士关燕姣在上班途中遇到一名头部严重摔伤的大妈,在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她在寒风中一边守护伤者一边进行安慰,一直等到急救车到来;2018年5月,护士姜玉敏在望湖小区附近陪孩子散步,突然一位老人倒地不起,怀孕16周的她放下孩子朝老人奔去,跪地抢救10余分钟,救护车来后才悄然离去。

……

这就是百年一院人。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像这样关注病患,以病人为中心的善举,不是一个个体的选择,早已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医疗美德,在不知不觉中,这种美德,是一院人共同遵循、约定俗成的一种情怀,深深地融入医院人的血脉。那“普施仁术、济世扶危”的理想早已化作济世救人的价值导向,指引着医院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前仆后继,倾情奉献。

为了人,为着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人文情怀已经深入到服务的每一个小细节。

院内,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应用门诊叫号系统,实现有序排队就诊。推出现场、电话、网络、手机APP、微信等9种预约挂号服务,预约诊疗率达到42%。探索“直通大医生”“健康云”等第三方预约诊疗服务和网上预约全支付功能。开发智慧医院平台系统面向患者、临床和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整合,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0年3月,该院投资480万元购买全省首台“心连心”健康直送车,以“心连心健康直送车”为平台,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到山区、湖区等群众就医不便的地区开展健康义诊和健康知识大课堂活动,通过面对面咨询讲解和健康查体,把三级甲等医院的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近年来,医院积极开展“名医讲堂送基层”“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大力推进“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积极开展社区健康义诊活动,把三甲医院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使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服务惠及鲁西南地区广大群众。

继往开来

高高屹立的大楼,是无声的建筑文化,显性的发展符号。

2015年9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正式开诊启用!恢弘的设计,亮丽的外部空间,宽敞有序的停车区,让这个治病救人的地方少了冷硬与紧张的气氛,多了些舒缓与平静,闪耀着以人为本的光辉。

位于美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门前的孟子大道宽阔通达,到邹城、到兖州、到曲阜不用半个小时,来此就医的患者可称得上是一路畅通;而百年名院的深厚积淀,再加上新老院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更让这所地市级龙头医院,如今的省级、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如虎添翼!

“新院区建设是济宁市委、市政府重点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布局和重大决策。医院作为政府实施惠民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责无旁贷,而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责任更是重大。因此,新院区建设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更是高质量高速度。我们奋战半年,一把手监督在工地,硬是在平地上起了高楼。从此,作为中心,我们有了更好的承载和平台。”孙树印说。

2018年上半年,东院区续建工程——门诊大楼东西翼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西翼为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急诊大楼,东翼为儿童保健门诊。

2018年8月,一则消息又让运河之都振奋异常。8月26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正式启用,作为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民生项目,该院配置床位1000张、停车位1100个,辐射城市西南片区及嘉祥、汶上、梁山、金乡、鱼台、微山等地400余万常驻人口,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综合诊疗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推动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并将在完善西部城区功能、助力城市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西院区重点打造急诊中心、康复中心、血液中心、肿瘤中心等综合性大专业病区,门诊医技科室齐全。急诊内外科会聚市一院知名专家、骨干人才为城市西部群众提供“绿色生命通道”;成人康复科,横跨内、外科专业康复优势和中医传统疗法特色,使患者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血液中心、儿科中心作为国家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培育项目,集合市一院全院资源和专家优势,打造鲁西南血液病和儿科的医教研医学高地。

西院区将实行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创新打造市一院大专业发展服务品牌。此外,西院区将紧抓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机遇,打造山东领先、全市唯一的“互联网医院”,综合全市优质医疗资源,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和技术,让“足不出户看病”逐步实现,为群众更加便捷、及时、高效地享受三级甲等医疗服务。

每一份荣耀的获得都是辛劳汗水的付出。

每一份荣耀的获得都是温暖人心的感动。

每一份荣耀的获得更是前进力量的蓄积。

当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呈现“一院三区”服务大格局,新模式下医院领导班子也在寻求新思路、新发展——全面推动医院管理精细化、技术操作规范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质量标准化!

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更将在智慧医疗上狠下功夫,用一个网连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的深情厚谊,连起百年一院人与鲁西南百姓的健康之桥,更连起一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区域医疗中心通向美好未来的行动之旅!

新闻推荐

好样的!探亲兵哥哥勇救老人 伸无畏之手,施友善之举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荣令民刘长春梁晓同“当兵的,是个当兵的救的!”10月8日汶上籍在广州某部服役的现役军人徐冲及爱人勇...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豆腐坊走出脱贫路2018-10-16 09:06
猜你喜欢:
评论:(承百年风华 谱壮丽诗篇 —改革开放40周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回眸)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