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李秀明 赵延怀
他是个不幸的人,60年前因精神受到刺激,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智障”。但他又是幸运的,弟媳周晓红自从嫁进家门,一直悉心照顾着这位智障大哥。20年的时间里,弟媳不喊苦、不喊累,就这样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着,不仅为晚辈,更为街坊乡邻做出了好榜样。
结婚第一天 挑起了照顾大哥的重担
今年76岁的王兆芳是汶上县康驿镇辛庄村人,虽然年过七旬而且存在智力障碍,精神却非常好,不仅面色红润,衣着也非常干净整洁,丝毫找不到邋遢的痕迹,让人一看就能知道老人得到了精心照顾。
“婆婆未过世前说,我大哥小时候很聪明,学习好、心也善,高中时,有同学诬陷他偷东西,受了刺激,脑子才不好使的。”周晓红告诉记者,其实大哥是个苦命的人,我们在他面前从来都不敢提及以前伤心的往事,生怕刺激到他。
周晓红的丈夫共有兄妹9人,爱人是老五,患病的是老大。自1999年和爱人李兆立结婚以来,大哥就一直和他们夫妻俩生活在一起。“婆家的几个孩子中,我们夫妻结婚是最晚的,因此结婚以后一直和婆婆、大哥住在一起。都说长兄如父,我们一直把大哥当成自己的老人。”周晓红说,刚结婚那会儿,婆婆年纪大,体弱多病,大哥智障且一直单身,日子过得很是辛苦。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没有怨天怨地,和丈夫共同努力照顾好婆婆和大哥,家庭条件也在小两口的操持下慢慢有了好转。
两三年回趟娘家成了最大遗憾
2008年,年近90岁的婆婆去世了,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的大哥感到孤苦无依,其他几位哥嫂也商量着兄弟五个轮流照顾大哥。可是已经在五弟家中住惯了的大哥怎么也不去其余几个弟弟家。“大哥在俺们家住习惯了,还是由我们来照顾他吧。”关键时候,周晓红对几位哥嫂说。
无论春夏秋冬,周晓红总会给大哥准备好换洗的当季衣服,定期拆洗被褥,每天帮大哥打扫房间。大哥爱听戏,周晓红就为大哥买了一个收音机,下载好大哥喜欢的戏曲,方便他随时听。大哥的牙早年就掉光了,吃饭吃不动硬质食物,这么多年做饭的时候,周晓红总会把菜炖得烂熟。
周晓红的娘家远在黑龙江,为了照顾大哥和孩子,她几年都没有回趟娘家。“怎么不想啊,想也没办法,我对象在外打工赚钱,家里这一摊子只能靠我。我要是回了娘家,谁来照顾大哥?”提及只能两三年回一趟娘家的事,周晓红的眼眶红了。
家事村事都热心,默默付出赢得乡邻赞誉
走进周晓红家里,记者看到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十分温馨。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王兆芳老人虽然智力存在问题,可是当记者问起弟媳周晓红的时候,他却一下子来了精神,连连点头,说:“好好好!”
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秦秀芳告诉记者,在周晓红的照顾下,王兆芳老人和年轻时候相比,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年经时发病会大哭大闹,现在不仅不会了,有时候还能帮着周晓红干些简单的农活。
“周晓红对待家人温和善良,对亲戚邻居更是有豪爽的一面。不管谁家遇到点难事,她都主动帮忙。无论是兄弟分家、婆媳纠纷,还是妯娌吵架这样的事,她都会前去劝解,村里谁家有了困难,她都热心尽力去帮忙。”秦秀芳告诉记者,由于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周晓红也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赖。
“要学就学五婶子,她待智障大哥像自己的亲生爹娘一样。”这已经成了当地年轻村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周晓红正在为大哥播放戏曲节目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梁鹏谷志安杨海涛)近日,接群众举报,汶上县某美容场所和尚儒沃德商业综合楼某房间内,有非法行医人员曾为顾客...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