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河都老店》的剧照。本报记者汪泷摄本报济宁12月20日讯(记者汪泷)20日,山东省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表彰大会在济南隆重举行。在表彰的最新一批文艺精品工程获奖名单中,济宁市以4件文艺作品入选,位列全省17地市第四位,济宁市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市委宣传部文艺科了解到,今年全省共授予10部电影、10部电视剧、2部电视纪录片、10部戏剧、8部广播剧等共计60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这其中,济宁市选送的戏剧《河都老店》、图书《“雪龙”纪实》、广播剧《河套弯弯》,以及广播剧《航向:南极!》四部作品名列其中。
“通过创作接地气的现实题材,济宁市获奖的这四部作品可以说紧贴新时代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委宣传部文艺科文艺科相关负责人说,像广播剧《河套弯弯》,就是根据汶上县的土地流转所创作的剧本,“它反映的是当代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不少济宁戏迷耳熟能详的《河都老店》,则是在戏剧《运河老店》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该负责人说,《河都老店》围绕“玉堂酱园”这一济宁本土老字号,呈现了民族品牌的发展历程。而图书《“雪龙”纪实》则是著名作家殷允岭创作的,记载了“雪龙”号破冰船穿越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大西洋狂涛恶浪,抵达极地的真实过程。
该负责人介绍,因为《“雪龙”纪实》的影响力,也促成了济宁市委宣传部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根据该书创作了广播剧《航向:南极!》,并也顺利入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这四部作品,增加戏剧作品的巡演场次,广播剧则会在广播电台增加播放次数。”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长春胡克潜李倩徐洋洋吴思昂“多亏了现在的好政策,移风易俗新风吹过来,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红白理事会统统管起来。秧歌扭起来,广场舞跳起来,健身设施用起来。扶危济困、送医下乡、家门口就...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