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案多人少问题,更加便捷服务群众,梁山县人民法院探索成立了以法官个人姓名命名的“张永杰法官工作室”,组建了“1+1+N ”模式的法官工作团队,即由一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和多名书记员组成,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高效审理驶入快车道
梁山法院紧紧围绕“简出效率、繁出精品”的工作定位,成立了法官团队,对立案分流来的民商事案件,实行台账式管理,科学界定案件难易度,对简单案件、争议不大的案件,做到“不出周”即一周内结案;对复杂案件、矛盾较大的案件,做到“不出月”即一月内结案。
“我离婚,离了十年没离成,没想到在法官工作室,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办完了。”内蒙古农民姚某某感慨道。几天前,风尘仆仆的他,从内蒙古千里迢迢来到梁山法院,想通过诉讼了结这段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现女方李某下落不明。
诉讼效率对远道而来的姚某某而言,非同寻常。为此,法官团队分成两个小组利用两天的时间,驱车150多公里到梁山县拳铺镇、汶上县等地多方查找李某,终于在汶上县康驿镇的村庄里找到了李某。现场对双方离婚纠纷案件进行了调解。
“现在明显感到法院的办事效率提高了,服务提升了,以前一个案子往往一办就是一个月,在这个工作室的案子,现在最多一星期就能结案,给当事人带来很大便利。”山东金正义律师事务所律师翟继现说。
据了解,2015年1-10月份,该团队共办结各类案件667件,调撤619件,调解撤诉率92.8% ,一审服判息诉率99.7%。
热情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马某与赵某婚后不久,马某就被查出身患严重肾病,夫妻俩花光了积蓄,但马某的病情仍不见好转,生活和疾病的压力迫使赵某提起了离婚。案件到了工作室以后,法官团队耐心地开导马某树立生活的信心,从法、理、情的角度对赵某进行思想教育,团队成员上门走访20余次,真情的倾注、法理的感化最终打动了双方当事人,当马某接到 6.5万元的经济帮助金的时候,司法的温度再次让这位身患绝症的农村妇女泪流满面。
为提高工作室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法官工作室开通了微博和微信服务平台,提出“咨询解答24 小时不打烊、 服务群众24小时不中断” 的工作理念,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司法服务。
作为“1+1+N”法官团队的领头雁,张永杰积极探索每一起案件“情理法”的最佳结合点,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在百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在法官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下,很多群众来到法院,点名找他办案。
团队合作汇聚集体智慧
“我们要打造一个高效、公正、便民的审判团队,努力让每个案件当事人不仅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感受到司法的温暖。”该院副院长赵演兵介绍说。
“你们判离我就喝农药”李某某说,女方王某对张永杰喊着说“你们不判离婚我就跳楼”。张永杰一个笑脸迎上去,“大哥你喝口水、大姐您消消气… ..”,张永杰一看双方骂够了、气消了,就趁机做工作,一边跟男方讲道理、释法理,取得他的信任,一边叫助理跟女方聊家常、通人情。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终于,两人心里的疙瘩都解开了,由书记员记下双方的意见,达成调解协议。助理杨芳根据调解协议草拟调解书,张永杰审核后,当场签发、送达法律文书,案件随即办结。
一个装满卷宗的档案橱,2 张长座椅,4 张办公桌,在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法官工作室里,张永杰团队平均每天都会处理 1-3个案件。上面的一幕时常发生。
该团队在办案坚持做到“ 三个不违反”,就是不违法,不违心、不违理。三不原则倒逼着该团队不断钻研法理,研究疑难复杂案件,不断提高司法水平。团队承办的案件 90% 以上适用简易程序,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6 岁,人员分工明确、办案流程科学有序。张永杰负责工作室日常案件庭审、诉讼调解、裁判文书审核及签发,杨芳作为法官助理协助开展案件调解、 证据交换等工作,2 名书记员主动担负起庭审记录、卷宗扫描等辅助性工作。
“工作室的成立,不仅是对诉讼服务方式、方法的有效尝试,也是对当前司法改革的积极回应,是充分发挥青年法官个人魅力的一项创新之举。” 该院院长王爱新如是说。
屈庆东 齐崇刚 郭玉杰
新闻推荐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变,家事纠纷数量上升、类型多样,面对婚姻家庭领域的新问题、新情况,汶上县人民法院积极推进家事审判工作改革,取得显著效果。今...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