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保护
■本报记者刘敦亚石晶
生活在运河边的村民是怎样看待申遗成功的?记者带你来寻找答案。运河申遗成功的第一时间,记者采访了大运河南旺枢纽保护中心、南旺申遗主要参与者以及大运河畔的村民。
“在大运河申遗88处遗产点、段中,汶上县共有7处申遗点和两处申遗河段列入。”站在南旺枢纽模型沙盘前,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渠修阵告诉记者,“你看,汶上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枢地段,南旺枢纽突出的科技价值在大运河全线申遗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提升了南旺知名度,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布展、河道保护与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以及南旺运河古镇规划,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重点工作。”渠修阵告诉记者,对分水龙王庙遗址进行了补砌加固;对运河砖石堤岸进行了防风化加固实验;对汶运分水口古河道边坡进行了植草绿化保护;对分水口石驳岸进行了保护展示;对柳林闸、寺前铺闸邢通斗门、常鸣斗门等文物本体进行了保护维修……一项项工作有序开展,也不断推进大运河“越走越宽”。
而对于渠修阵和同事们来说,这申遗之路就是脚下实实在在走过的每一步路。“我们有时一天要走几十里路,我们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沿线群众为配合申遗工作,主动投入申遗主战场,甘当志愿者、义务宣传员、义务劳动者。专家现场考察评估时,在柳林闸闸口附近居住的村民,都很热情参与进来。”渠修阵告诉记者,今年工作重点是推动柳林闸、寺前铺闸桥梁的设计、施工,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深化对南旺枢纽遗产的保护展示工作,继续擦亮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名片。
分水龙王庙遗址
汶上县南旺镇文化站站长马洪勇:
8年追梦,小镇里的守望者
8年时间里,许许多多的人在为大运河申遗工作而忙碌,默默奉献。其中,汶上县南旺镇文化站站长马洪勇就是一位追梦者,他和同事们守护着这段大运河,同大运河共同走过这漫长的申遗之路,分享申遗成功的喜悦和感动。“2006年国家提出来准备大运河申遗,正好我也是那一年调到镇文化站工作。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我是一名申遗见证者。”马洪勇回忆起他的8年追梦之路:2006年省文物保护中心来南旺,开始筹划南旺枢纽工程考古工程。2008年,成立联合考古挖掘小组,组织公众考古实践活动,当时考古挖掘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咱这儿的村民也主动捐献了自家收藏的建筑构件等物品。2010年,为了修建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涉及到大约800户居民需要搬迁。当时动员之后,大家都很配合,现在全都搬到离这儿不远的那个新社区了。”2011年,在南旺枢纽工程建成600周年之际,南旺枢纽遗址公园初现雏形。2012年,大运河南旺枢纽遗址保护中心成立后,具体负责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文化站主要起到辅助和帮助作用,帮他们提供信息采集、做好外围的工作。马洪勇说:“现在申遗成功了,得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保护大运河。我们就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大家服务,宣传好大运河。”
马洪勇介绍许建口斗门
汶上县南旺镇杏林村村民张兆良:
“我家就在岸上住”
“我家就在岸上住。”这就是汶上县南旺镇杏林村村民张兆良的生活。在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外不远处,便是张兆良老人的家。祖祖辈辈便生活在这儿,运河文化、运河精神、运河情节早已融入老人的血液中。
得知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75岁的张兆良老人兴奋不已,高兴地和记者讲起他和运河的故事。“咱们这儿的人都会凫水,挨着运河嘛,我记得小时候,还没到入伏天,就能下河摸鱼,后来,运河这一段改道了,古运河就没水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新运河航道出现,大运河南旺段不再出现洪水泛滥之况,张兆良和村民们搬到了离古运河更近的地方。站在自家院子里,指着一堆不起眼的两米多高的土堆,张大爷说:“这就是原来古运河的土。原来这河两边堆的都是五六十米高的土,这河里的沙土可好了,俺们都用这土烧砖、盖房。”
虽然大运河南王段已经干枯数十年,但当地村民仍守着这方宝地,接受运河的馈赠,浸润着运河文化。交谈中,张兆良老人向记者讲起有关分水龙王庙的传说故事、诗词、碑刻等,如数家珍,所有碑文石刻他就熟记于心,张口就来。口口相传中,浓浓的运河精神在传承、在流淌。张兆良老人告诉记者,前几天,他还上网搜索清代历史、运河逸史等历史资料,找寻更多有关康熙、乾隆与大运河南旺枢纽的故事,他要继续向孙子讲述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
古运河坝仅剩下的一推“老土”,张兆良老人阻止孙子在上面玩耍
新闻推荐
一艘历史的航船承载着孔子的六艺———这传承了2500年的文化历史,正向着当今时代的步伐前进,向着我们身边走近。星期天的早晨,我们这些小记者们收拾好行李,穿上统一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踏...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