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洪强刘宝成赵华
秋收时节,在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大片被托管的田间,不像往年到处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只见数台大型玉米收割机轰隆隆地行驶作业,金黄的玉米棒被收集在一起,玉米秸秆被粉碎深翻到泥土里。
集体增收有门路
“实行土地托管,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方便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实行土地托管1亩地可盈利1400多元。同时,村集体靠服务增加了收入,真是一举两得。”房柳村支部书记王凤玺高兴地说。房柳村有耕地1150亩,县供销联社与村“两委”、农户签订农作物托管协议,确保小麦、玉米两季作物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如果达不到,亏收部分由供销社补贴,超出合同产量的部分归农户所有。由于每年天气情况和浇地次数、打药次数不同,因此每年托管费都不一样,一般年份农户需要缴纳的土地托管服务费803 元/亩,比市场价节约135 元。由于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农资直供,托管服务费远远低于同期市场价格。托管服务费主要包括种子费、施肥费、喷药费、灌溉费、播种和收割费等。为确保作物丰产丰收,还聘请有关科研单位、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施肥、植保、栽培等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培训。所有服务环节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监督,签字备案。土地托管的全程服务由供销社和村“两委”共同组织完成,每亩每年托管服务费在除去人工、机械等各类成本后可收益80元左右。根据协议,村集体在此项利润分成中占60%,即每亩地可提成48元,共托管土地1102亩,仅此项村里即可实现年收入52800元。据统计,2012年1至10月份,村集体依靠土地托管实现收入48768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收入37156元,增幅达319.9%。
群众致富有帮手
在实现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也增加了群众收入。由于土地集中种植,去掉田梗后1亩地可增加种植面积10%左右,原来1100亩土地可增加110亩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11万元,平均1亩地群众多收入100元左右。土地托管后,农民可安心在外打工,按目前男工150元/天,女工80元/天,麦收秋种两季20天计算,每户就增加收入4600元。加上往来费用,每户能增加收入近5000元。不愿意出去打工的种地能手,在土地托管服务队中打工,每天可增加工资收入60多元。
实行土地托管后,部分群众无事可干,村“两委”和县供销联社驻村工作组又想方设法引导富裕劳动力就业。村民徐恩忠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由于要照顾老人,他不能外出打工,因此自己想上个加工项目。在积极协调后,县供销联社投资14万元为其购买了杂粮面条生产设备,进行“绿叶”牌杂粮面条的生产、销售,月盈利4000余元。村“两委”还帮助村民史现柱建起了食品加工车间,协调资金6万元为他购买了油饼、薄饼等多功能烤饼生产线一条,目前烤饼加工项目吸收富余劳动力5人,日加工面粉800余斤,积极与汶上县润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对接,借助公司的供应网络,将杂粮面条和烤饼直接供应到社区居民的餐桌上。
房柳村实行土地托管,既富裕了群众,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成为新时期增加集体收入的一个范例,为无集体收入村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例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粲2012年,汶上县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高点定位跨越发展”总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兴县”...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