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斐本报通讯员吴秋艳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沃野上,汶上县833名市县下派干部以驻点村为家,把村民当亲人,与广大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真诚和热情诠释着新时期的鱼水深情,用汗水和智慧勾勒着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拓宽渠道帮民富
苑庄镇前小秦村是个蔬菜种植村,前两年主要种些普通蔬菜,利润较低。今年在驻村工作组的大力推广下,村民们开始蔬菜科技种植,收益很好。蔬菜科技示范园园主李国防高兴地说:“别看这些蔬菜卖价高,但可受城里人欢迎啦。石书记不仅帮忙俺们引进新品种,还利用网络扩大销路,现在村里种菜的可省心了!”“第一书记”石国会说:“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工作组特聘了农技专家定期来村里授课。‘五一\’期间村里还评选出6名科技致富带头人,披红戴花还发奖品。”“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群众就会把我们看做一家人!”县供销联社副主任何树伦深有感触地说。担任义桥镇房柳村“第一书记”后,何树伦积极争取把房柳村纳为县供销联社开展土地全托管服务的试点,并带领工作组按照“供销联社免费提供设备,加工户吸纳富余劳动力”的模式,帮助两托管农户分别将自家闲置院落改建为面条加工厂和烤饼加工点,协调资金20万元为他们购买了相关生产设备,解决本村富余劳动力10余人。
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是实打实的硬活。广大下派干部结合部门、自身优势及所驻村的资源优势,多渠道帮助驻点村村民增收致富,引进小加工项目26个,扶持64名“能人”自主创业,举办各类惠农培训班103期,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市场需求信息等358次,大大促进了驻点村的经济发展。
村容村貌起变化
南站镇伊村“第一书记”张卫东在一次雨天巡查时,看到很多村民家院子里的雨水排不出去,尤其有一户房子地势低洼,雨水灌进了屋内。正帮着村民舀水时,他又听到街上传来吵架声,原来是两家邻居由于院基不一样高,为了挖沟排水闹起了矛盾。平息了事态后,张卫东暗下决心一定帮村民解决难题。在市煤炭管理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村内新整修铺设了混凝土路面,主要道路两侧还修了下水道,并且在主要交通路口和村周边安装了监控摄像装置,村民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
担任刘楼乡罗庄村“第一书记”的汶上县财政局副局长朱涛在走访座谈中,了解到村内没有一条的正规道路,村民多年来饱受泥巴路的困扰。经过两个月的前期准备和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投资70余万元的道路网在村内建成。轻松行走在新路上的村民们脸上乐开了花,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据了解,汶上县下派工作组为驻点村修整硬化道路23000余米,栽植绿化苗木75000余棵,新建农家书屋34个,建设文体广场16处,协调健身器材140余组。一个个驻点村悄悄发生着变化:道路修好了,路灯安装了,下水道畅通了,文体广场建起来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扶弱济贫送温暖
“六一”节前夕,市政协机关驻康驿镇赵营村工作组通过调查摸底,发现村里有一些儿童因家庭困难濒临失学。为了让他们继续学业,工作组回到单位发出了爱心助学的倡议,短短半天时间收到捐款9000多元。当工作组把饱含温暖的助学款送到一个个困难家庭中时,一向坚强的孩子们不禁抹起了泪花。义桥镇完村“第一书记”刘关锋通过入户走访,发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单身老哥俩,生活靠亲戚邻居接济,日子十分艰难。刘关锋及时与镇敬老院取得联系,了解到镇敬老院人员已满、条件不好的现状后,积极申请争取上级资金10万元,
用于改善镇敬老院的住宿、餐饮条件,同时协调单位出资4000元把代家老哥俩送进敬老院。两人逢人便夸新“家”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全县广大下派干部对驻点村特困户、五保户、病残户、贫困孤儿、留守儿童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大力开展“捐资助学”、“结对子”、“爱心妈妈”等活动,先后帮助慰问困难家庭1200余户,慰问金、救助物品价值36万余元。受助困难群众纷纷表示今后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新闻推荐
本报汶上10月10日讯(记者李邦田)今天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到汶上县检查指导“三秋”农业生产。他强调,当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