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微山县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所内,张传玺在为患者看病历。□本报记者张誉耀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渠海
在微山县城新河街,有一个不起眼的单位叫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所,但每天却是车水马龙,院子里的车停得满满当当,江苏、河北等外省车牌也不少见。他们来寻医问药,为的是拜访有着60年行医经验的老大夫——研究所主治医师张传玺。
这位已经80岁高龄的医生,体格挺拔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亲切慈祥,每天早晨6点半开始坐诊,一天要接诊近百名患者或家属。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又是什么支撑他60年了工作状态依旧“满格电”?记者进行了探访。
“医生拼了命
病人才有了命”
1958年,为了支援微山湖区建设,张传玺从济宁医学院的前身、济宁卫校毕业后,到了偏远艰苦的微山县韩庄医院工作,作为副院长,负责传染病防治。当时传染病在湖区较为流行,韩庄医院仅有60张床位,住院病人却经常在百人以上,走廊、楼梯间,甚至储藏室都拿来安放病人。
“那时候传染病很可怕,死亡率很高,有的患者来时已经昏迷了。但来到医院,就一定要给他们治,病人再多,也不能把他们推出大门外。病房几乎都成了抢救室,病人停止呼吸、心脏骤停、抽风、休克、憋气的十分常见,很多人还有生命危险。”张传玺说,那时候哪有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是手里抓两个馒头,狠狠夹一口菜,塞满一嘴,跑着回病房,因为可能晚一分钟,病人就有危险。睡觉就是站着睡、坐着睡、倚在墙角里睡。
“记得有个小男孩,来院后已经昏迷不醒了,高烧抽风,一夜心跳停止七八次,呼吸停止七八次,十分危重。他昏睡了7天7夜,我就日夜不停地治疗,守了7天7夜,抽痰、打针、灌药。他醒来第一句话是,我睡得真香!我说你倒是睡得香了,我可熬坏喽!”几十年过去,再提起救活了小男孩,张传玺依旧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他说:“医生拼了命,病人才有了命。那时候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只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想办法的脑子和勤劳的双手。”
从国内到国外
风雨无阻从医路
1978年,张传玺因工作出色,被派往尼泊尔,进行了四年的援外工作。
“也有别的国家援外,但只有中国是免费的。当地人看到我们中国国旗的时候眼神都不一样,都是两眼含着泪的。”张传玺回忆说,当时,尼泊尔医疗落后,基本上霍乱、疟疾、毒蛇咬伤都成了绝症,没有医疗和药物,“如果当地土办法不行,只能等死,但我们能给他们治好。他们当地比较迷信,还把我们奉成神。”
一年一次放假回国,他基本上没有休息,又回单位上班了。病人久不见他,听说他回来了,好多人找他看病,诊室一直处于爆满状态。同事提醒他去尼泊尔的火车快开了,他才能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收拾行李再出国。
他的心里装着患者,从医60年来从未发生过一次医患纠纷。即便是后来当了卫生局局长,他还是每个周六都到中医院上班,从早晨到晚上10点多接诊病人都在百人以上。有人劝他,当领导了还要亲自看病是不是有点“掉价”?他却说:“局长又不能为病人服务,有啥架子?我热衷于看病,就像作家热衷于写作,画家热衷于画画,可以从中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我家是东营的,经朋友介绍过来的。”患者家属李女士告诉记者,她老伴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在张传玺这儿就诊后,吃了半年多的药,现在情况比较稳定,他们是来继续抓药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人拿着麻袋。这是因为他们路途遥远,往返折腾太辛苦,所以他们求张大夫一次开3个月甚至小半年的药,用麻袋装走。
“除了港澳台,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咱的病人。”张传玺说,上班时间是早晨7点半,而他每天早上6点半就来坐诊,为的就是让患者尽早看上病,而且都是坚持看完最后一名患者才下班。
1985年,张传玺创建了微山县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所。他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在他的指导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成果1987年获得了山东省医学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血源口服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1999年再获山东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有人劝他拿这些科技成果,办私立医院肯定能挣大钱,他坚定地拒绝了,“现在不缺吃、不缺喝,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事业,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治病救人才是最有意义的。”
1993年底,张传玺退居二线。但没多久,他又回到再障研究所上班,早上5点多就开门、扫地、烧水,让患者和家属喝上开水,他自己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少喝水。他还积极投身老科协事业,每个月跟着医疗查体车到各个偏远湖区村庄进行巡回医疗,为偏远湖区群众看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新闻推荐
假牌套牌、逾期未报废车上路行驶是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最大隐患。5月11日全省开展整治假牌套牌、逾期未报废车辆上路行驶...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