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波研究纤毛虫已有33年。资料图宋微波简介
留德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国际原生生物学会常务执委,主要从事原生动物生物学及病害学研究。十几年来培养了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入选者、国际纤毛虫学“Corliss奖”获得者和“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新生力量;建立了完善的研究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记者王富晓
7日,两院院士名单公布之时,新当选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宋微波仍然在北京参加会议。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给宋院士打电话报喜,对于这一结果,宋院士则显得很平静。
在中科院的院士类别中,宋微波院士隶属于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从1989年创建了第一个原生动物学实验室开始,他与纤毛虫打了26年交道,而他对纤毛虫的关注早在1982年读研究生就开始了,这样算来,33年来,他一直在与一条虫子打交道。
1958年,宋微波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县城,微山县。1975年,他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了微山造纸厂,成为了一名造纸工人。1977年秋季,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造纸厂。第二年他如愿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山东海洋学院。
1985年硕士毕业,宋微波留校任教,并在第二年获得了公派去德国进修的机会,宋微波用两年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位,他的导师Wilbert教授在他毕业离开后,曾专门给中国驻联邦德国的大使馆教育处写信,建议表彰这位勤奋努力的年轻人。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二楼阳台右侧,是一个约6平方米的封闭空间。这里曾是宋微波1989年初刚回国时搭建的第一个实验室。
纤毛虫是原生动物中结构最复杂、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大类群。在那里,它们扮演了形形色色的角色。但亿万年来,这些无处不在的单细胞微小生物,虽然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却长期远离人们的视线。
在宋微波30余年的努力中,他从一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直至成为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一批批新人从这里学成和毕业,一夜梨花般地走向国内外并生根、开花;一项项成果在这里形成和汇聚,无声地向世人展示着创造者的坚守、影响力和地位。目前,宋微波领导的研究室已成为国际同行公认的最活跃、最高产的研究团队,被称作纤毛虫研究领域的“黄埔军校”。
新闻推荐
□王化德冬天渐行渐远。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家中的樱桃花争相绽放。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的母亲刘玉美怀着对春天的憧憬,走完了八十一载的人生旅途。看着盛开的樱桃花,母亲那慈祥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浮现...
微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微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