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微山岛乡沟南幸福小学刘庆军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我曾经对这句话深有怀疑,质疑它的科学性,是否真的好孩子都是夸奖、鼓励而实现的?但是随着教育生涯的推进,加上个人的读书阅报,以及躬身践行,的确,慢慢让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每一位学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村庄,加之自身的情况,差异是肯定有的,但在所有学生的内心都有共同的愿望———渴望得到尊重。尊重是人的需要,学生从心底里渴求被别人认可、接受、赞赏。
我要说的是,尊重的前提必须是教师先要宽容和接纳每一个学生。教师应时时有一颗宽容之心。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不论年龄大小,都始终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人惊叹不已的金藏。一个故事足以说明:古代有一位禅师。一日晚上,他在禅院里散步,突然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和尚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小和尚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他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的宽容,让小和尚无地自容。从此以后,小和尚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而是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他成了这座寺院的长老。
教师掌握宽容之术,才会使学生的心灵冰川逐渐融化,就会在学生的心灵荒漠中开辟出绿洲。所以我尤为记得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就会破碎,就会不复存在。
教师要能够处处接纳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且慢且静且细,潜移默化。曾经读过———一个从小练习芭蕾的女孩决心报考正规院校进行训练,并将舞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是她很想弄清楚自己是否有舞蹈的天分。于是,当一个芭蕾团来到女孩所居住的城市时,她跑去求见团长。女孩说,“我想成为最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只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天分。”“你跳一段舞给我看看。”团长说。五分钟后,团长打断了女孩的表演,摇摇头说,“不行,你没有这个条件。”女孩伤心地回到家,把舞鞋扔到了箱底,再也没有穿过。数年后,她找到了一份超市售货员的工作,再后来结婚生子,在平淡与忙碌中慢慢步入了中年。一天,她在剧院门口偶然地遇到了当年的团长。尽管团长已老态龙钟,头发花白,但她还是一眼便认了出来。大家聊起当年的梦想和如今的生活后,她突然问道,“有一点我始终没有明白:那天您怎么那么快就判断出我没有当舞蹈家的天分的呢?“哦,我当时根本没有看你的舞蹈。”团长说,“我对每一位来求教的孩子都是同样的回答!”“天哪,您怎么可以那样做?”她尖叫道,“你的那句话毁掉了我的一生,我原本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然而团长表现得那样平易近人,而且还装模作样地考核了一番。他以权威的名义做出了不负责任的评判,一定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更具伤害性的语言暴力。于是,这种随意让无数来求教的孩子伤心欲绝,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孩子们都渴望被肯定,一次小小的表扬很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朱永新先生曾总结了教育的九大定律,第二条便是“说你行,你就行”。他认为,只有会欣赏学生才会当好老师。一个好老师才会接纳学生。
无论什么教育,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人之职,育人之事,绝不能像暴风骤雨,更不能如山洪爆发,而应以雪的方式灌溉。雪花无声无息地飘落下来,轻柔地、厚厚地覆盖在麦田上,温暖着、拥抱禾苗的叶片,一点点的融化、一层层地深入,滋润着禾苗的根系,是一种真正的“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其实,有时候接纳一个学生比赞赏、夸奖一个学生还难。学生是有个性的,并且是需要修剪的花草。马卡连柯曾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尊重学生是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尊重学生就要求教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以及所犯的“错误”,和学生打成一片,适时给学生的灵魂一双向上飞翔的翅膀。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周远摄影记者李姣通讯员陈雷4月13日上午10点钟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南阳古镇红色码头的微山县首届放鱼节现场。天气好得...
微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微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