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以“济宁礼飨”产品为主题的济宁首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上,突出“绿色、科技、融合、共享”的主题内容,产品涉及瓜果、蔬菜、熟食、杂粮等诸多门类,真正让市民感触到“济宁礼 天下享”的独特优势,让安全放心的农副产品成为济宁人最为满意的“米袋子”“菜篮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品牌意识的增强,大家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坚持品牌强农,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没有品牌农业,就没有农业蝶变。打好现代农业发展攻坚战,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当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必取的方向、必选的路径。
发展品牌农业,要通过调整结构提质增效。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之中,面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农业亟须提质增效的局面,大力推进品牌强农不仅是时代的选择,更是人民的期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结构不调优,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就上不来。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抓住了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有利于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推动由产加销向销加产转变。种植业调整要适应性地调,围绕市场调,引导农民向优特深调整,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和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我们要把构建农业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文化、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及产品为基础,把标准化建设、营销渠道和方式创新、科技体系支撑、金融支持等与品牌建设相结合,努力创建农业品牌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品牌战略路线图,绘制农业品牌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发展品牌农业,要做强规模经营提质增效。品牌农业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原点,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工业化经营为理念,以品牌营销为路径,打通一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产业形态。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途径。有规模才有市场有效益,产业化发展才有基础。只有充分释放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充分挖掘规模化经营的红利,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做强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靠“土”集聚,继续深化改革试验,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靠“社”牵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可以靠“强”做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民合作社嫁接联合,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把经营规模做大,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当前,中国已步入品牌农业发展的新时代。 在品牌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与清醒 ,要以市场导向为中心,回归产品价值本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资源优势向价值优势、产业优势向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
发展品牌农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发展中强化监管。品牌于农业而言,说到底是对农产品品质极致苛刻的信仰与追求,是对生产技术精益求精的传承与创新,是对生产工艺流程千锤百炼的打磨与坚守。发展品牌农业,最根本的是要以过硬的农产品品质托底,守住生态安全红线、食品安全底线。各级政府部门全程监管,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让生产者有规可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把控从生产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在发展中强化监管,是从外部发力,促进农业经营者重视质量,提升品牌意识。锻造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培育品牌农业的内生动力。两者相辅相成,久久为功,才能走出小农意识,叫响品牌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更好优质农产品。同时,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健康养生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纵览济宁大地,金乡大蒜、鱼台大米、泗水地瓜 ……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中华农业品牌的璀璨版图上。农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富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既是基础性产业,也是战略性产业,既是稳增长的基石,也是潜力大、前景好的产业。我们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好提质增效大文章。 只有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用品牌改变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品牌农业,才能使济宁农产品成为有品质的名品,让济宁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新闻推荐
为满足部分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期泗水县将为泗水县泗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泗水县汇鑫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泗水泗河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国有企业公开招聘18名工作人员。此次招...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