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国乐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张美荣谷顼
4月11日傍晚,山东司百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旭正吃着晚饭,忽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兖州区优佳鲜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绪更的声音:“马总,我正从泗水往兖州赶,去你那拉有机菌肥,用得急点,帮我备好货。”放下电话,马旭匆忙地扒拉了几口饭,就回到公司仓库通知装卸工人回来加班。
山东司百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兖州区新兖镇327国道南侧,拥有1万余平方米的有机菌肥生产加工车间。由于有机菌肥的生产要经历发酵工序,因此这里时常弥漫着一种浓烈的、类似酒糟的味道。晚上8点半左右,李绪更驾驶着一辆皮卡轻车熟路地来到仓库门前,早已等候在那儿的3名装卸工便开始搬运工作。“我种植草莓和繁育草莓苗,在兖州和泗水两地有育苗基地和草莓大棚800亩,我今天一看泗水基地那边剩的有机菌肥不多了,就赶紧过来进货。”李绪更是兖州区农广校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三年前便开始使用有机菌肥,一直是在司百客这里购进。
“不只是李绪更,兖州区有一二百户种植经济作物的新型职业农民都从这里购买有机菌肥。”兖州区农广校校长李岩告诉记者。马旭则补充道:“我们还有很多客户来自汶上、嘉祥、邹城、泗水、任城等周边县市区,加上兖州当地的,服务土地面积大概能达到10000亩左右。”由于产品畅销,复购率高达99%,加之还有很多新客户找上门来,日均80吨的产量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马旭开春以来又扩建了7000平方米的仓库,增强仓储能力。
司百客从2017年初生产和推广有机菌肥,为何短短一年多就能如此畅销?“使用有机菌肥后最直接的表现是提高了产品品质。种出来的草莓果型好、味道可口、可溶性物高、光泽度高,作物还不大生病。”李绪更说,有机菌肥主要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并提高有机质含量。“不仅草莓品质上档次,消费者很认可,而且产量也增加了10%。”李绪更算了一笔账:“有机菌肥根据不同系列每吨价格在1600元至2500元之间,比普通化肥贵,成本增加几百块钱,可是产值提高后,我们的获益可不止几百块钱。”
公司生产负责人柳娜告诉记者,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现在的耕地普遍盐渍化、板结,有机质、中微量元素严重缺失,作物根系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受到抑制,农作物生长明显缓慢没劲,抗病性严重下降,甚至死棵烂根,改良土壤和修复土壤迫在眉睫。
近年来,兖州区农广校积极引导和培训当地的农民施用有机肥,降低土地的肥残留和药残留,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农户使用绿色有机肥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2016年,司百客借助法国BIOPOST公司技术与台商合资生产生物有机肥,选用牛粪与蘑菇菌棒作为载体,特别添加了进口固体菌种,还有腐殖酸与黄腐酸钾,它不仅是生物有机肥,更是土壤改良剂,其有益活菌数多达每克17亿个以上。2016年,公司在将有机菌肥推入市场前,曾在当地选了3块农田做实验。“把一块地分成两份,一份按常规管理,另一份让农户采取生物有机菌肥加少量复合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经过半年的沉淀,农户反映,土质明显松软,透气性和透水性增强,种植的土豆、西红柿和甜瓜均增产2000斤左右。”柳娜告诉记者,土壤松软透气,作物毛细根明显增多,能够快速有效地吸收营养,根茎壮了,叶子厚而发绿,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病虫害,从而又降低了农药的使用。
“生产有机菌肥是生意,更是公益。”谈到初心,马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一名6岁男孩的父亲,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吃到绿色安全的蔬菜瓜果,而不是将药残留、肥残留吃到体内。他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生产有机菌肥上,近期又成立了合作社,广泛地吸收农户为会员,并号召所有会员使用绿色有机肥。
新闻推荐
支部“硬”起来,党员才能“动”起来。市财政支付中心努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牢牢扭住基层党支部这个重点,抓好党支部制度建设这个关键...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