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儒家思想的大众普及,一直是一个热点的话题。让儒学活跃在民间,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怀着同一个目标,从政府到民间都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不管是济宁市开展的“传统文化六进工程”,还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赛”和面向高校的“论语大赛”,抑或是将儒家思想融入社会治理的“乐和家园”“乡村儒学讲堂”,都从形式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和再创造,以期实现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适应性,更加广泛的传播。
儒学在中国的影响之大,历史之悠久,已渗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全民族的共同认知。只是在汉代之后,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拿来维护封建统治,这时的儒学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逐渐脱离民间,不再是大众儒学。如今,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是要剔除那些封建糟粕,让儒学回归到大众儒学的本来面目。儒家文化实际上承载的是中国人的价值理性,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这是不能割断的,一旦割断,这个社会的文明也就被割断了。孔祥安在访谈中就提到,如今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是道德的滑坡,许多人已经没有底线和原则,这都是因为价值理性的割断所造成的。儒家思想在民间的繁荣,就是要把价值理性找回来,然后延续下去,这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能让人们真正回归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间。
儒学的大众普及,归根结底是一个向民间传播的问题,传统的方式、方法已经显得陈旧,如何创新?不仅孔祥安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就像“2016论语大会”评委之一、南京大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周凯赛后说的一段话,“我不希望他们仅仅是熟读《论语》,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精髓,而且要成为《论语》精神的现代践行者,这才是搞论语大会也好,出题目也好,和选手来参赛的终极目标。不能为赛而赛,要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融入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在这一点,恰恰是和中华文化交融于水的一种融合与最高境界。所以,从传播角度来看,这种无形的传播才是最高的传播。”他说的是《论语》,对于儒家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样如此,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不是为了背诵那些名言警句,而是要践行它内在的精神。让这种精神内化于心,成为我们的道德标准,外化于行,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不仅仅是思考,也有一批人在用实践去探索。泗水县的“乡村儒学讲堂”,曲阜市的“乐和家园”……在乡村这块试验田,他们都走出了一条条有益的探索之路,而他们所做的就是儒家文化与乡村发展的融合。就像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曲阜乐和家园项目顾问廖晓义所说,“文化复兴是很多中国人心里面的愿望,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特别是做大众文化的时候,就想要找到一个理念,能够为现代人接受,又能够通达我们的传统。”最后,她找到了“乐和”二字,“我们发现,不管是儒家、佛家、道家,其实都是讲一个‘和\’字,而且中国文化也是以人的快乐为道的存在,为安身立命的根据。一个‘和\’字,一个‘乐\’字,基本上可以不光概括儒家的精神,而且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如果说一定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这两个字,而且这两个字现代人也很好懂。”于是,他们就以这两个字为核心,创建了一套完整的理念,创新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了社工和乡贤的培养与服务模式,为基于乡村治理的儒家文化复兴,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在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儒学的大众普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局限于华人世界,而是要面向全球。“放在全球的语境下去看儒学的传播,对于儒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这种跨地域、跨时间的传承有着更深层的意义。今天再来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指向的是下一代的培养,而我们的目标放在了全球的语境下,一个大的视野里。”在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上,来自山东大学的“智胜鲜师”于晓风就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这和孔祥安所看到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不但出现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开启学习汉语热,学习中国文化热的现象不谋而合。而那届辩论会也是这样一场具有国际视野的比赛,恰恰获得最后冠军的就是来自马来西亚的一支队伍。他们夺冠的背后不可否认有辩论水平强大的因素在里面,但如果他们没有儒家文化的积淀,也不会在比赛中走到最后。
儒家思想历久弥新,在各个时代都有其强大的适应性。在如今社会,儒学同样可以实现现代转换,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要,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走出高阁的儒学,必将在民间得到发展,走向繁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30日,泗水县供电公司党委坚持党建领航,强化推动党建工作转型升级,保障公司科学发展。该公司号召全体党员坚持党建领航,践行“四个合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三年...
泗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