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桥。 太平桥。 金水桥(风雨桥)。 接龙桥。 伏龙桥。 泗水桥。 镜澄桥(中桥)。
凌云县城是一座具有近千年州府治地历史的古城,旧称泗城府。
群山环抱的凌云县城,澄碧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又有龙溪、西溪、龙渊支流汇入,故称“泗水”,县城又叫“泗城”。县城境内几公里的泗水河上桥梁甚多,这些桥有诗曰“石桥依约净无尘,不待春深始问津”。从上而下依次是泗水桥、接龙桥、镜澄桥(中桥)、太平桥、金水桥、伏龙桥、下关桥。从古到今,这些桥都是泗水河上的交通要道,更是泗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接龙桥位于县城西部东风街,距镜澄桥(中桥)上游700米。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历史上曾经几次被洪水冲塌重建,原为料石砌筑桥墩,用长条石横架于桥墩之间,置以坚木石柱栏杆。1981年重修,使用钢筋水泥加固保护桥墩,铺设水泥桥面,设置水泥花窗栏杆,桥面宽2.07米,只能通行人畜及自行车,机动车不能通行。1999年再次扩宽加固,设车行道和人行道,桥两边人行道的桥面铺设青石板,桥栏杆是机器精雕细琢的石柱、石栏杆。
镜澄桥(中桥),系清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泗城府第一任土知府岑继禄所建。位于当时泗城府署街前正西的横街,故名“官桥”。传说,建桥时知府从各地招来石匠100名,开饭按每桌10人,正好10桌,但是进餐时10桌中总有一桌缺1人,这事引起了工头的注意。工头找人调查,发现还是做工有百人,吃饭时就只有99人,天天如此。此桥所用石料有的长近2米,重达数千斤,全靠人肩扛手抬,但建桥前后仅花108天便全部竣工,工效之快,工艺之精湛,堪称奇迹。原来,那做工不吃饭者是神仙的化身,专门来帮助建桥的。
清雍正以后因上有接龙桥,下有太平桥,又另名为“中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改名为“镜澄桥”。桥高4.8米、长45米、宽6米,共4墩5孔,全部以石灰岩石精砌筑成,桥头雕有双狮雄踞,桥身当中镌有蛟龙戏水,工艺高超,栩栩如生。
清嘉庆七年、二十一年曾重修镜澄桥。1978年,凌云县人民政府再次组织重修,并加宽桥面,增置栏杆。1993年,又进行加固翻修,加固方法是改变桥梁受力形式,拆除原有桥面,在原有拱桥上建造了同样跨径的5跨桥梁;加建了外伸3.2米的挑梁,上铺人行道。在车行道加铺了20厘米厚的混凝土桥面铺装。原来镌有蛟龙戏水的桥身石板埋在了混凝土中。重新雕塑一对石狮雄踞桥头,老桥碑横放在新立的桥碑边,两个“镜澄桥”桥碑放在一起,一个横卧着,一个矗立着,看上去就像祖孙相依,互相守护着这座古桥。
太平桥,据桥头的碑文记载,太平桥又叫“清平桥”,始名“锁龙桥”。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为泗城土司岑继禄倡建,咸丰七年(1857年)由知府邓峄杰、知县余萼衔续修,后被洪水冲塌。1998年,县政协委员提出重建太平桥,1998年3月动工,8月,一座崭新的大拱敞肩坦弧石拱桥就横跨在泗水河上。这个石拱桥,只能人行,不能通车,桥面铺设一梯一梯的麻条石青石板,两边是机器精雕细琢的石柱、石栏杆。
太平桥东头有一棵古榕树,枝繁叶茂,人们在古树下烧香敬拜,古树的根须包着几块石头,成了一扇树抱石门,石门对着的老街巷道,以前用青石块铺垫,人们下河提水,石块被踩得光滑油亮,中间已被踩成了凹槽。1999年进行老街道路改造,泥沙路面都变成混凝土路面。铺路的时候,施工人员把石块搬出,重新镶嵌在混凝土上,那些光滑的石块在混凝土上铮亮细长,如一串串脚印哼着古老的歌谣悠悠而来。
□遥歌/文肖运宏/图
新闻推荐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周长安)为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确保社区居民劳动者就近就地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健全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县人社局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