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凯
近日,笔者去一个社区采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共计三层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多功能活动室、画室、社区图书馆、阅览室等各种文化设施一应俱全,更让笔者惊讶的是在这寸土寸金的高档社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些设施是由开发商免费提供。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还设有民办非企业组织张刚大篷车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公益讲座,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品服务和文化大餐。在这个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除了政府之外,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企业和社会组织)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毛细血管,帮助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社区最后一公里。”有业内人士评价说。
今年公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在坚持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具体来说,“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为目标,要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简言之,就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者互相补充,形成合力。
之前笔者采访过一家在市区内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内有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广告创意公司等一批文化产业类企业。由于距离居民区较近,园区内企业举办一些文化创意类的活动时,很多居民能够借着这些机会前来看看展览、听听讲座、逛逛文创类的小店。并且,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者也会为附近居民专门打造一些文化广场、联谊晚会等文化活动,很受附近居民喜爱。很明显,文化产业类企业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了一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居民也可以在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文化消费之余享受到文化产业类企业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有专家指出,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是并行不悖的,并可以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类企业是公共文化发展的最强劲支撑和推动力,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按需对味”内容的提升上,文化产业类企业更是可以大有作为。并且,公共文化的社会化,也需要文化产业类企业供给更多的更现代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说起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贡献,笔者最先想到的是泗水县的尼山圣源书院的那些学者们。他们走进乡村设立儒学讲堂,进行乡村儒学实验。他们“背着干粮给孔子打工”,不要报酬,自出经费,与村民面对面地传递传统道德的教化力量。“生活化”的儒学成为了当地文化建设、移风易俗的“特效药”。如此服务于基层文化建设的文化类社会组织,专业性强,公益性明确,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砖添瓦,做出了表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要求“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这就明确了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分割与互动的局面是深化改革的任务。业内人士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常规化、常态化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企业的、社会的力量参与进来,为公共文化事业提供持续的力量”。市场的归市场,公益的归公益,政府以宏观管理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三者合力,才能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新闻推荐
邹平农商银行“阳光信贷”贷出新气象近年来,为切实加大对辖内“三农”、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在经营、消费方面的金融支持,邹平农商银行积极推动“阳光信贷”工...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