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曲阜 > 正文

令人魂牵梦绕的“灰姑娘” 原来在这里 《春鸽》主创作者潘连三的儿子潘东铃多年寻找方知下落保管着雕塑头部和右手臂,希望将来如果复原能用得上

来源:潍坊晚报 2022-01-12 09:20   https://www.yybnet.net/

多年来,20世纪80年代潍坊首座城市雕塑《春鸽》(“灰姑娘”)一直被很多人挂念和关注着。1月9日,记者联系到“灰姑娘”主创作者潘连三的儿子潘东铃,探寻到“灰姑娘”的下落,也了解到背后的故事。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齐英华

多次搬家,这件雕塑一直带在身边

1984年,“灰姑娘”矗立在城区青年路北端和胜利街交叉口的圆型平台上,成为标志性建筑。1992年前后,因胜利街拓宽,“灰姑娘”被迁移到了市人民公园南门附近,后来通体刷上白油漆,变成“白姑娘”。2004年9月,人民公园改造工程开工,此雕塑再次被移走。

“灰姑娘”的去向一直备受关注,经常有媒体采访潘连三询问其下落,这也成他晚年的一件心事。2012年的一次媒体采访,再度勾起潘连三的牵挂。他再次督促儿子寻找“灰姑娘”,但遗憾的是,直到去世,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后来潘东铃多方探寻,打听到雕塑主体已经遗失,仅存头部和右手臂被收起来了。了解到“灰姑娘”的情况后,潘东铃找有关领导反映。领导提出这件雕塑保存难,怕再有遗失,让他拉走代为妥善保存。潘东铃赶紧拉回家,并对后来涂刷的白色漆表面进行喷砂处理,恢复其本来的质感和真实色彩。

近些年,潘东铃多次搬家,很多东西都舍弃了,但这件雕塑一直带在身边。“这是老父亲一生的心血,很有成就感的作品,热心市民一直挂念着,我现在是代管,将来若有条件复原‘灰姑娘’,能用上这两处是最为完美的。”潘东铃希望她能重新“站立”起来。

历经三稿创作,邀请多人做模特

原件的两部分能用到新作中?潘东铃讲了其中奥妙。原来,他父亲在设计创作时,使用了中国传统雕塑可“组装”技术,活块铸造,再组装成一个整体。如脖颈处是楔形,可插到衣领处,衣领层次相对脖颈是突出的,固定后从外观几乎看不出有接缝,手臂选择在衣袖处巧妙衔接,身体其他部位同样如此处理。

这件雕塑设计是如何出炉的?记者在潘东铃的工作室内看到了潘连三独立设计创作的《春鸽》一稿小样,也是“灰姑娘”雕塑的初成稿。在潘连三老房子处存放的二稿(着衣小稿)是用石膏制作的,因年代已久,放在院子里受雨水侵蚀,整个身体尺寸也“瘦”了很多。

潘东铃介绍,郭心聪对这个着衣小稿有印象,并且也有参与,但整体设计塑造还是潘连三完成。到第三稿等大放大泥稿时,参与人员就比较多了,潍坊本地主要参与人员有陈修林、郭心聪、胡立华、于伟、赵益民、丁汉中,另外还请了当时山东艺术学院的隋建国、袁威青及曲阜师范大学的王熹三位老师。为此,他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常说,这个雕塑是集体创作的艺术和智慧结晶。

创作团队前后邀请了多位来自园林、棉纺、学校等系统的年轻女性做模特,融合了各行各业典型女性美的特征,把山东姑娘的健康体态、阳光平实的美展现出来,打破了以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样态。

《春鸽》原要放在向阳路南头广场

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潍坊的城市建设走在“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路程上,市里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对城市雕塑办公室提供了人财物的大力支持,广场绿地、街心转盘等城市规划建设为城市雕塑的创设提供了空间基础。本报1月7日的报道中,编辑援引了微信公众号“潍县老事儿”整理的材料对“灰姑娘”的诞生做了揭秘。

1月9日,记者见到了两份潘连三手写的文件,一份是1985年5月15日,他以潍坊市城市雕塑办公室名义打了一份关于申批雕塑本科毕业生的报告。同年5月,根据潍坊市的具体条件和已经成型的广场、空地所需美化、装饰的场所,潍坊市城市雕塑办公室又递交了一份《潍坊市城市雕塑建设近期和长期规划》。

《规划》提到“在青年路北口广场,塑造一组青年,走向未来,题目《朝晖》;向阳路南头路口广场,塑造一位少女喂鸽子,是和平、昌盛、繁荣的象征,题为《春鸽》。”由此可知,《春鸽》原来是要放在向阳路南头广场的,却最终“落户”到青年路北端。

潍坊的城市雕塑走在全省的前列。1998年山东省城市雕塑展览作品目录中记载,潍坊已落成的作品22件,其中就包括潘连三的《少女鸽子》(即《春鸽》)。本版图片由潘东铃提供

新闻推荐

“千年大运河·文脉颂中华”公益直播活动在济宁市举行

本报曲阜讯(记者徐斐)为讲好千年运河百年变迁的故事,弘扬运河两岸城市文化,展示新时代运河两岸青少年精神风貌,助力运河流域城...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令人魂牵梦绕的“灰姑娘” 原来在这里 《春鸽》主创作者潘连三的儿子潘东铃多年寻找方知下落保管着雕塑头部和右手臂,希望将来如果复原能用得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