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魏然王彤彤报道
本报济南讯日前,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揭晓。今年网上成果申报数量为1314项,通过审核的成果1172项,经各授权单位组织推荐,603项成果进入评选。经过意识形态审读、客观赋分、接龙打分和专家评选,最终评选出获奖成果250项,其中特等奖并一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20项。
为切实保证评奖的科学性、精准性、专业性,今年社科评奖再次进行重大改革,组织程序进一步改进完善。省评奖办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评奖的创新与亮点集中体现在五个“首次”上。
首设意识形态审核环节,召集专家对参评成果进行意识形态审读,切实防止有问题成果“带病获奖”。首次细化学科组。将以往的10个学科组细化为15个学科组,其中有5个学科组分别划分为2个小学科组,比如原来的哲学社会学组就被划分为哲学组和社会学组,有效解决评选中“隔行如隔山”的问题。首设接龙打分环节。以往评选由客观赋分和专家会议评选两部分组成,今年调整为客观赋分、专家接龙打分和会议评选三个部分。将原来的大会评选背靠背环节独立出来,改为接龙打分,每个学科组分5轮,每轮抽取1名专家,打分专家互不见面,实行全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首次划分主观赋分区间,将专家70分的定性评判划定A、B、C、D四个区间,拉开分值,进一步增强了区分度和评判效果。首次实行社会监督,聘请4名政协委员参与监督。
“评奖更公平、公正,对认认真真做学问的学者是一种鼓励。”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章岚教授说,不断追求规范化评选,保证了高质量成果脱颖而出。
正如评奖专家们感受到的,今年的参评成果质量水平和层次较往年又有提高,尤其是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内容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社科研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特点。“成果中不乏涉及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和医养结合、高速交通等现实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社科工作者积极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说。
在30项一等奖获奖成果中,山东大学10项(含1项特等奖)、山东师范大学6项、曲阜师范大学3项,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均有成果获奖,呈现重点高校强势引领态势。中青年研究实力不断增强,45岁以下青年学者125人,占50%,比去年提升了3.6个百分点,其中特等奖获奖者年仅33岁,创造了最年轻的特等奖得奖纪录。
“今年不少获奖者的名字我都‘不熟悉’,获奖成果分布也不再是业内都知道的‘老面孔’,说明年轻学者成长起来了,这是个好现象。”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主任谭好哲教授说,欣喜的同时,希望能看到更多原创性高的、直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涌现,以思想文化领域创新引领现实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曲阜讯(通讯员于颖)走进陵城镇陵南村,在新修的公园旁,老人们正坐在长椅上聊天乘凉,孩子们围在身旁嬉闹,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展...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