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济宁 今日泗水 今日汶上 今日嘉祥 今日金乡 今日鱼台 今日微山 今日邹城 今日曲阜 今日梁山
地方网 > 山东 > 济宁市 > 今日曲阜 > 正文

石门小鼓不以调韵见长,而以唱词优美、看本说唱独树一帜。传说每逢孔林庙会,当衍圣公或重要客人来祭拜时,所有艺人都要回避,只有石门小鼓艺人不仅不用回避,而且有可能被

来源:大众日报 2019-12-07 09:33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八十年代,石门小鼓艺人正在表演石门小鼓手抄本■ 人文齐鲁 璀璨山东

□ 本报通讯员 王崇印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流传于鲁南一带的“石门小鼓”,产生于明末清初,起源于邹鲁圣地,系山东地方曲艺曲种,以小书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又名“木皮子”“鼓儿词”“鼓板词”“小鼓书”。老百姓称其“小鼓”,称艺人为“说小鼓子的”,艺人自称“石门”。石门小鼓不以调韵见长,而以唱词优美、看本说唱独树一帜,蕴涵了浓郁的儒家君子风骨和独特的审美理想。

弃官从艺 假古喻今

在清初的滋阳(今济宁市兖州区),经常可以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持鼓板,边敲边唱自编的鼓词。他的声音略带沙哑,如泣如诉;唱到动情处,声泪俱下,顿足捶胸,仿佛有些疯癫。这人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鼓词作家贾凫西,他放着京城里的大官不做,却到处去说鼓词。相传石门小鼓的创立,与贾凫西的“鼓词”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贾凫西,原名应宠,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又号澹圃,因喜爱说木皮鼓词,亦称木散客、木皮散人、木皮子。木皮鼓词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说唱艺术。木是醒木,皮是鼓,演唱者以这两种乐器为伴奏,与现在的大鼓或者渔鼓相似。鼓词明白如话,通俗晓畅,唱腔朴实无华又韵味悠长,特别适合表达悲壮中又哀婉无奈的苍凉情绪。

贾凫西的出生年份,文献中无明确记载,各家说法也颇不一致,影响最广的是认为约在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出生在曲阜一个书香家庭。他人到中年才中贡生,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任固安县令,后擢升为部曹、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明末,因见朝政腐败而辞官归里。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受曲阜县尉胁迫,入京补旧职,被派往福建江州巡视,途经曲阜时将曲阜县尉罢免。不久,假以说鼓词、废政务自劾免职,回归故里。晚年,因佯狂不羁,不容于乡党,贾凫西移居滋阳,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木皮散客。

生逢乱世,忧苦至深。贾凫西虽然明清两次出仕,但为官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都在著书写鼓词,著有《四书本文》《诗纲》《周易浅解》等讲解儒家经典的著作。传说贾凫西做官时,于京城午门外演唱过《夏桀王》《殷纣王》和《鲁桓公》等褒正贬邪的鼓词节目。当时,人称他的演唱为贾凫西鼓儿词。弃官还乡后,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于木皮鼓词的创作演唱。

贾凫西以鼓词说唱假古喻今,抒发自己的愤懑和不平,开创了文人说唱的先河。其《木皮散人鼓词》一书,从三皇五帝一直说到明末崇祯吊死煤山,深刻地揭露和嘲讽了历代帝王的尔虞我诈、假仁假义,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讲史。《木皮散人鼓词》的曲词,时以乡谚、土语出之,俚不伤雅,尤能声韵铿锵、朗朗上口,留下了如“言言都是药石,事事可作鉴戒”“从古来争名夺利不干净,好叫俺老子江头白眼看”等大量脍炙人口的鼓词。

“始朗”效仿 针砭时弊

《木皮散人鼓词》于清代初年就在山东诸城、潍县、日照一带以抄本流传,山东各地的鼓书艺人对贾凫西十分仰慕。戏曲作家孔尚任,年少时曾拜贾凫西为师,学习鼓词,这给他后来写《桃花扇》打下了基础。

石门小鼓的创始人石元朗,家住邹县(今邹城市)孟府孟庙附近,他自幼饱读经书、博闻多识,但参加科举考试时因无钱贿赂主考官而多次落榜。于是转而效仿贾凫西,编写弃恶扬善的故事四处演唱,借机讽刺当政者,揭露贪腐统治,发泄胸中的义愤,宣扬“算来名利不如闲”等循世思想。

据收藏在邹城市文化馆的“石门小鼓”谱贴记载,石门小鼓的始祖石洪祥为该谱之“始朗”(此谱贴手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始朗”即石元朗,字洪祥,生卒年月不详,大概生活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他生性耿直、不畏权势、编写了许多褒忠贬奸、惩恶扬善的故事,效仿贾凫西四处演唱,有时也直接说唱贾凫西流传下来的鼓词。但因其无门无派、无师承而受到诸多说书艺人排挤,石元朗愤然,后在一位老和尚扶持下结联了部分艺人成立了“石门”(即小鼓门派),集体赴孔府拜孔为师,立下“石门系孔门弟子”之规,“石门”之称谓延续至今。

石门小鼓的创立,为落魄文人提供了抒发情感的平台,大批穷困潦倒的书生为了标榜自己的文人身份,纷纷拜师“石门”派下。在清朝后期的社会背景下,没落文人长期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感化,生活中注重用儒家的要求看待世界,有着更为敏感的思考。但他们在社会现实面前又无能为力,只能以“君子”标准要求自己,大胆利用石门小鼓这一特殊说唱形式歌颂忠臣良将、鞭挞丑恶小人,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一体,进而支撑自我人生信念。他们把社会上腐败黑暗的世风和自己的君子理想融进鼓词里,说自己所思,唱自己所想,以期挽救“礼仪废坏,人伦不理”的时局,极具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正是这种重视伦理、道德关系的君子之气,才使得石门小鼓迅速传播流行开来。

凡入石门小鼓门派学艺者,皆尊奉孔子为祖师爷,正式拜师入行前,需赴孔府拜祭孔子。行走江湖的石门小鼓艺人,他们往往以“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支摊开场。这番言辞中的积极向上,与重人伦、重道德、天下有道的儒家思想,无疑是相通相融的。

久而久之,石门小鼓的孔门身份,得到当时曲艺界普遍认可。据石门小鼓老艺人讲,只要有石门小鼓派艺人在场,在同一个集市上说书的其他艺人在开演之前都要先来拜会,恭请石门小鼓艺人安排表演的先后顺序、时间地点等。石门小鼓艺人根据集市上聚集的艺人人数和曲种,公平公道地分配演唱时间和地点,保证每位艺人都能有所收入。这从侧面说明,尊儒崇圣的石门小鼓虽无情地批判现实社会,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但艺人们并没有背离儒家道德范畴,言行中时刻践行着儒家仁义道德思想的精神追求,深得江湖艺人信任。传说每逢孔林庙会时,当衍圣公或重要客人来祭拜时,所有艺人都要回避,只有石门小鼓艺人不仅不用回避,有时还会收到邀请或赏赞。

引经据典 依本而唱

一般而言,口头性是曲艺的基本审美特征之一,表演者不必依赖唱本,可根据观众的喜好随机改编。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石门小鼓却有所例外,艺人们更喜欢把功夫用在唱词上。不管是流传而来的民间唱本,还是其他曲种的书目,艺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改编,直至押韵合辙、词句通顺后方可演唱。所编内容严谨充实,唱词富有文采,批讲引经据典,文学艺术价值极高,明显胜出江湖艺人一筹。最值得称赞的是,石门小鼓词中没有“荤口”,这与文人说书有很大关系。

石门小鼓唱词分为白口和唱口,白口比唱口多。其白口似评书,有的书目一次白口多达百余行,多以七字句为主,有“二二三”结构,也有“四三”结构,兼有特定曲牌。如《云台东汉》中:“大汉江山四百秋,高主人创立五风楼,君明臣良多有道,万民乐业度春秋……”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地把即将说唱的背景呈现给听众。

一部唱本中,一般都有一首承前启后或寓意深长的开场诗作为全书的赋赞,每节开场也有赞赋性质的韵律诗词,用来写人状物,烘托气氛。开场词不用“言的是”,而是用文绉绉“诗曰”。如《平东辽》,以《西江月》开篇:“诗曰:大唐天子坐殿,东辽贼寇犯边,打来连环战表,命人下到长安,怒恼皇帝唐贞观,挑选英雄好汉。敬德挂了帅印,前部先行张环,黄爷御驾亲征,带领文武百官,君臣领兵离朝班,东辽苦争血战。”寥寥数字,将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说了出来,一下子吊起了听众的兴趣。据石门小鼓老艺人讲,这里的诗,暗喻《诗经》。

诗词吟诵完毕,尔后鼓板逐渐进入,“歌诗勾开,书归正传”,艺人开始切入大段大段的散文体唱白和韵文体唱词。唱口基本为十字句,多为“三四三”结构上下句,间有“三三四”或“五五”结构,多为自问自答,例如《薛丁一征西》中“你父王征东回朝受封赏,唐天子金口亲封平辽臣……最可恨西凉反王又造反,你父王封印征西把贼擒”。

爱憎分明 寓教于乐

受儒家思想影响,石门小鼓的书目内容以忠孝、正义、爱国、淡泊名利为主,其中大部分唱本取材于传统文学名著、民间传说故事中的金戈铁马讲史演义等故事。在唱本改编过程中,艺人们有着明确的情感倾向和君子取向,“忠孝仁义”则为英雄,“奸淫邪恶”必为小人,该大肆褒扬的则大篇幅渲染,该无情鞭挞的则奋力揭露。艺人们在说唱过程中态度鲜明,寓教于乐,绝不为取悦听众而背离自己的伦理道德观。

在历史故事中,艺人们喜欢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重视人物的道德修炼和人伦精神的养成,如《东周列国》《西汉》《东汉》《三国》等。在征战系列故事中,艺人们突出忠肝义胆、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壮举,塑造流传千载的英雄忠烈形象,如《响马传》《薛刚反唐》《姚刚征南》《罗通扫北》《薛礼征东》《十二寡妇征西》。在公案、侠义书目中,多是讲述惩恶扬善、积善积福、追求道义的故事,如《金鞭记》《大明洪武英烈传》等。这些作品侧重面不同,但无不体现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的积极思想。

石门小鼓属吟诵体,其唱腔由读书人吟唱诗歌的音调结合民间李翠莲小调衍变而来。据老艺人讲,石元朗虽落魄为说唱艺人,但仍然不愿等同于民间艺人,故而规定石门弟子必须自己改编唱本,合乎演唱形式,用读书调看本演唱。石门小鼓没有明确的曲牌,无弦索伴奏,艺人左手持木制手板,右手以翅头鼓槌击小书鼓,手抄鼓词本放在一个木板架子上,严格依本而唱,唱词有板有眼、有根有据,中途很少擅自添加即兴唱段,略有表情和手势。即使技艺精湛,唱词熟背于心,艺人们也会摆上唱本,随翻随唱。

石门小鼓唱腔较为简单,有平腔、高腔、剁剁腔等,演出时交替使用。开场前先“咚尺咚尺咚尺咚咚咚”五鼓三板敲上一阵,用以暖场。平腔平和深沉,善于表现诙谐、讽刺的题材。高腔跌宕多姿,常用于慷慨激昂、悲壮雄伟的场景。剁剁腔,一字一拍或一拍两字,旋律性不强,速度通常较快,唱词安排紧凑,主要是为描写激烈紧张的场景。

方言语调根据说书内容稍加升华后形成旋律,演唱时多使用拖腔,所以石门小鼓的曲调简单但又很难固定,演唱时常因人而异,因此,石门小鼓有“传书不传唱”的说法。这也就更加考验艺人们的文学功底。许多艺人拿着师傅们的唱本并不一定能够熟练演唱,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方言、发音等对唱本进行再次改编。现存的手抄本中,同一部书目也很少能找出字词完全相同的版本。

在二百多年的漫长传承中,石门小鼓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能表明师承关系的谱贴,其师承关系脉络清晰,分支分系明确严谨,为石门小鼓的传承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石门小鼓的传承与演化,记载了历史上这门说唱艺术的发展兴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对研究鲁南民风、民俗、戏剧、曲艺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人们坚守石门小鼓传统,以积极向上的革命题材为源泉,编创了《平原作战》《辽沈赤卫队》《海防线上》《丰收之后》《朝阳沟》《血泪仇》等作品。这些作品,既迎合了听众的需求,也弘扬了不怕牺牲、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近年来,一些颇有造诣的石门小鼓老艺人因年龄偏大,有的已退出,有的已谢世,使得石门小鼓的艺术特色或绝技失传。尽管当地文化部门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搜集整理了部分手抄本和曲牌,但挖掘整理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因此,对石门小鼓这种曲艺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新闻推荐

孔子礼赞 吴泽浩书画展(巡展第二站)

前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陬邑(今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世界最著名文化名人之一,是一...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石门小鼓不以调韵见长,而以唱词优美、看本说唱独树一帜。传说每逢孔林庙会,当衍圣公或重要客人来祭拜时,所有艺人都要回避,只有石门小鼓艺人不仅不用回避,而且有可能被)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