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刘凤来崔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570年前,孔子在曲阜杏坛设教办学,开创了中国民间教育的先河。2570年后,来自于孔孟故里的22位教师汇聚在南疆大地,立足于新疆英吉沙县实验中学实际情况,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辐射带动英吉沙县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使其成为山东援疆省指对口支援示范学校,打造出“组团式”教育援疆的样板。
作为山东省援建交钥匙项目,英吉沙县实验中学有着先进的硬件设施,在校长刘伟的带领下,援疆教师们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任务进行全方位“托管”,在软件的层面为学校“提质”。针对当地学校课题研究、校本教研、青年教师培养、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教育等突出性问题,援疆教师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注重发挥传帮带的“造血”功能,培养一支“永远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教育决定着未来,无论在哪里。”英吉沙县实验中学校长刘伟告诉记者,经济宁援疆指挥部推荐,英吉沙县委按高端人才引进,2018年8月10日,他飞赴英吉沙县实验中学担任校长,全盘负责学校党务和校务工作。
英吉沙县实验中学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总投入2.4亿元,是由济宁对口援建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建有现代化教学楼、实验信息楼、图书办公楼、学生公寓、食堂餐厅、塑胶运动场和艺体馆。完备而优质的教学环境,让刘伟的才华与热情得以充分施展。
“有了好的硬件,更需要把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给学校,根植于老师内心深处,以先进的管理方式让学校实现‘软件’上的提质。”刘伟说。
2018年8月,组织安排到实验中学的山东济宁援疆支教老师多达22位,刘伟校长十分重视援疆老师的传帮带作用。为此,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把21位援疆老师确定为一级导师,全校参与“青蓝工程”的导师和青年教师多达160人。援疆教师们认真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实施师徒结对活动143次,教研活动239次。
“青蓝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去冬今春以来,英吉沙县实验中学有多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大赛,成绩斐然。魏峰、杨建厂等老师指导青年教师阿里木江、王悦分别获得喀什地区数学课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朱宝余主任参加喀什地区英语大赛活动,并担任评委,指导青年教师翁文贤、色皮尼古丽参加喀什地区英语课堂大赛,均获一等奖。
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刚入职的年经教师担任起班主任工作,系统的培训必不可少。2018年12月7日,学校策划了首届学校班主任工作论坛,渠慧、马洪营两位援疆教师分享了他们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援疆老师的精心引导给年轻班主任指明了工作方向。
学校坚持开展听课活动,掌握各位教师教学情况,了解教育教学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援疆教师张凤洪担负着一级指导教师任务,每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指导体育学科集体备课,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热孜万古丽是一位年轻的历史老师,进取心强,坚持先去听完援疆老师李广义的课,再回去上好自己的课,教学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是在课堂常规教学管理中的最大受益者。她说:“每次听完李老师的课,都收获很大,我要向援疆老师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一年多的相处,援疆教师们已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他们敬业、乐业的精神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
新闻推荐
泉城相依,汩汩喷涌,代代相传。趵突泉持续复涌16周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9月6日晚,第七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启动仪式...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