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栋通讯员 陈曙光
6月初正值蓝莓的成熟期,在曲阜时庄街道双庙村的500多亩蓝莓园里,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些‘蓝精灵’喜欢群居,一定区域内种植的数量越多,授粉越充分,结出的果子就越多、越饱满。”双庙村党支部书记高茂河告诉记者,曾经村里都是种植的小麦玉米,如今多数村民将土地流转,有的用来种葡萄,有的用来发展蓝莓,还有的用来种植高产蔬菜,种植户们每年增加了不少收入。
“蓝精灵”难服众,三顾茅庐请专家
“种植小麦玉米这些常见的农作物虽说风险较小,但随之而来的收益也就小,甚至因为产品同质化而导致销量急剧下降而亏本。”2013年,高茂河在跟着曲阜农业部门外出学习时,被经济效益惊人的蓝莓深深吸引了。回到村里,他二话不说开起村民大会。“蓝莓是啥?这小果子能赚多少钱?万一赔了怎么办?”面对村民的种种疑问,高茂河并不意外,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他很清楚,要在农村搞出新花样,首先要符合村民承受能力,其次得让老百姓看到真正的效果。毕竟种植了几十年的小麦玉米的固化思维,也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经过几番商议后,高茂河决定拉上村会计和几个关系要好的亲戚、村民,先小范围种起来。种蓝莓,先决条件是pH值不超过5.5的偏酸土壤。高茂河第一时间请来了曲阜市的农业专家检测土壤酸碱度,天然的pH值恰巧是5.5,稍作调整就能达到很好的土壤种植条件。随后,他又通过包村第一书记联系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李耐泉,“三顾茅庐”请专家带技术、带种苗到村里做技术顾问,技术、人才、种苗等一系列难题竟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解决了。
村民纷纷上门取经,一年四季果香不断
经过高茂河一番努力,2015年,双庙村第一批种下的蓝莓迎来收获,虽然坐果率还不高,但一亩地也实现了12000多元的纯利润。“这小蓝果子,种上一年快赶上俺家种十年玉米的收入了。”看到蓝莓卖出的高价,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上门取经。而早就打好算盘的高茂河则顺水推舟,依托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改种蓝莓的村民提供农资、技术、经营销售等全链条服务,大幅压缩种植成本、简化管理流程。就这样,从10亩到500亩,从6个人到半数村民,蓝莓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蓝莓种苗每棵200元,一亩地的前期投入在1万元左右,对我们这种经济并不富裕的村子来说,投入不能算小,所以不适合在种植初期增加大棚等设施投入。”说起自己的“蓝图”,高茂河说,春暖式大棚能让蓝莓价格翻一倍,冬暖式大棚能让蓝莓价格翻两倍,但在全村蓝莓种植形成规模前,打好产业基础远比一口吃个胖子来得实际。
经过两年的稳定收益,双庙村的蓝莓田里开始冒出一个个简易大棚,提前上市抢占中高端市场。就在全村人都围着蓝莓转悠的时候,高茂河又拿出土地试种西梅、普利亚黑梨、钙果、盆景猕猴桃等目前市场上还很少见到的先锋品种,基本实现了一年四季果香不断。
周末采摘欢乐多
新闻推荐
山东省首次启动委培师范生招生 今年将招6660名公费生,委培师范生招生计划637人
制图/于超半岛记者刘金震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