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一报道4月20日,《不吼不叫》主题读书会在普禾书吧举行,开启父母教育的智慧课堂。□本报记者孟一姜国乐
4月20日上午,能容纳500人的济宁海达行知学校礼堂里座无虚席,济宁本土作家李木生给在校师生作了一次题为《文学与创作》的读书分享。会后,不停地有孩子跑上讲演台,向李木生询问有关读书与写作的问题。
每逢世界读书日,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会组织庆祝活动、倡导阅读,可借着节日烧起来的“读书热火”往往难以延续。而在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类似“名家进校园”等围绕阅读所设计开展的活动却大都发起于社区,且周周都有、常办常新。当社区成为阅读的发酵地,读书会、社区文化站、书吧开始成为阅读及延伸活动的策划主力,读书习惯的陈香也因为回归生活被慢慢孕育了出来。
培养拇指时代的阅读者
4月18日上午,星期四,工作日里的普禾书吧仍然来了不少顾客。他们有的在专心备考,有的点上一杯饮料、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书吧老板刘永慧告诉记者,节假日里客人更多,主要是周边几个社区的居民。
“开书吧前很多人都提醒我,‘现在哪还有人看书,手机早就把人的时间吃光了。’”在刘永慧看来,虽然人们的时间确实被数字时代碎片化、娱乐化的海量信息切分得七零八落,阅读习惯也开始变得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但凡事物极必反,当人对手机的依赖达到一定程度时,传统的阅读方式势必迎来又一次的热潮。
刘永慧的坚持并非源于执拗,而是坚定于和街道文化工作者相同的认知。他们发现,除了技术带来的影响,现在的人之所以不愿意读书,很大程度是因为少了阅读的空间和环境:比如,父母只抱着手机,孩子就难以养成阅读的习惯;朋友圈里没人看书,自己看,就会被指“装”文化人……阅读氛围的缺失,直接影响了人的阅读积极性。
为了营造出积极、正面的阅读环境,刘永慧把书吧软硬两种形式进行了有机结合。一方面,利用线上会员群和线下社区文化站、书吧等进行常态化的书目推介,在优选书籍的同时,利用读书会等形式凝聚社区阅读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家庭式、校园党、闺蜜趴之类的集体阅读,培养一个个小的阅读圈子。柳行街道各书吧的经营者都反映,近两年的阅读人群在明显提升,每家书吧的会员都有上千人。
大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柳行街道为倡导“全民阅读”,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6个社区、24个行政村和部分小区建立起30多个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阅览室,并在街道驻地建起集图书阅览、文体活动、未成年人教育和科普教育法制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目前,柳行街道各级图书馆、书屋、书吧共储藏图书8万多册,读者3万多人,社区中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拇指时代抗争者。
给书一个延伸内涵的出口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妈妈,你知道这句诗讲的是什么故事吗?你要不知道那我就讲给你听了啊!”清明节当天的晚上,今年读4年级的杜文静参加完普禾书吧的清明读书会后兴冲冲地跑回了家。她一边吹着柳笛,一边用“清明柳”做引子,讲出了清明节的来历。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博大精深,但因不同于西方节日带有明显的具象化特征,使得深入理解和产生兴趣都有一定的困难。
“一提到万圣节,孩子们就能想到南瓜头和糖果;一说起圣诞节,白胡子圣诞老人和在半夜放在床头的礼物就跃然脑间……这些符号性极强的印象,让孩子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杨柳社区鲁谦书院负责人孙那壹直言,要让孩子们对咱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节庆产生兴趣,就要赋予其更加明确的符号信息。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清明节的内涵阐释尤为复杂,孩子理解起来不够直接。于是,普禾书吧的清明读书会请来了传统文化大咖孙那壹老师做嘉宾。一方面让行为、穿着儒雅的嘉宾带着孩子一起读《朱子家训》,“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进而延伸到对“家族在中国意义”的解读;另一方面设计加入柳笛制作、手工扎染等两项体验,让孩子们在柳笛清脆的声音中,形成具有符号性的清明节记忆点,加深对节日的理解。
讲《论语》就请来住在社区的语文老师,把生涩的内容深入浅出地改成小品剧本,让孩子们表演出来;讲天文类书籍,就结合多媒体,让孩子们可以看到宇宙和星空的样子;讲我们身边的运河文化,就邀请《大运河》的作者杨印堂带着读者边画画、边感受“济州城、赛银窝,南门枕着运粮河”的胜景……在社区,多钟多样的阅读形式给了书一个延伸内涵的出口,也强化了书的感知力。
商业运作不离服务本位
在杨柳社区,鲁谦书院最初是一家纯公益性的私人教育机构,家长可以把孩子送去免费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发现,了解书院的趋之若鹜,不了解的却敬而远之。
“‘坏事’就坏到这个‘免费’上了,很多家长觉得免费就不重视,想送孩子就送,不想送就不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不到效果;而且,越是免费,家长越觉得书院动机不纯,好像随时要给他们加点有偿服务似的。”谈到这一尴尬的状况,孙那壹说,归根到底,是家长对商业环境的担忧和对文化教育的偏见。
在柳行社区,政府一直支持以商业化的手段创造阅读环境,鼓励书吧、书店担任策划和组织阅读活动的主力。“这有益于发挥出市场的能动性,确保活动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开展。”柳行街道工会主席、宣传办公室主任李庆平说,比起主要承担引导和基础配套职能的政府部门,以书为媒的商户手中掌握有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他们懂得利用新的渠道和手段去加速“全民阅读”氛围的成型,善加利用大有裨益。
了解了书院客户的特点后,鲁谦书院主动更换了运营模式,进行低收费运作。同时,孙那壹也把注意力从教育孩子转至教育家长上:教给家长如何在家里打造图书角,每天定时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读书;开设“家长课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书院发展的新方向在带来更大市场的同时,也开拓出了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和推出路径。
“学校企业想要办读书会或讲座,社区的书吧、书店就会帮助策划,牵线相关专家进学校、进企业;家长想带着孩子到曲阜、邹城等周边体验传统文化,他们就量身定制出小型的研学游线路……现在,街道各个社区每周都有好几场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读书氛围越来越浓。”李庆平说,在街道持续做好监督和引导的前提下,商业模式持续丰富,社区文化中心、阅览室等资源也都得到了有效盘活,一起回归到了公共服务的本位上。
新闻推荐
201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报名工作即将开始,考生可报考四类学校 本月中旬进入志愿填报第一阶段
近日,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和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今年,济宁市在考试时间、命题原则、...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